11月29日,中宣部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阎肃的先进事迹。从艺65年,阎肃创作了《江姐》、《党的女儿》、《长征颂》、《红旗颂》、《我爱祖国的蓝天》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感染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爸,您有没有什么一直想干而没干的事呢?”“没有。”“那有没有什么遗憾?”“没有。”“怎么可能?”“真没有,因为我一直都是组织让干什么就努力把事儿干好。”这是阎肃昏迷前与儿子的一段对话。在这个选择多元机会多元的时代,这段对话,真值得现代人好好听听。
过去有一句话,叫做“干一行爱一行”,对自己的工作倾注感情,最终出力出活出彩。从一名爱好文艺的青年学生,成长为一位“忠诚的部队文艺战士,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阎肃身上正体现着这样的精神特征,体现着他们那一代人集体价值的取向。
当下,现在年轻人更推崇“爱一行干一行”。体现在就业中,必须是自己喜欢的行业,必须是符合期望的工作。如果不是这样,宁缺毋滥,情愿在家待业也不委屈就业;体现在工作中,是自己喜欢的岗位,是自己愿意的工作,这才有兴趣去做。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消极怠工,以消极状态幻想着“更好的麦穗在后面”。
人有所好,术有专攻,根据爱好和擅长选择职业方向,这也无可厚非。但必须看到,在初始职业选择上,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偿所愿,找到期待的工作和岗位。特别是到了工作中,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总有工作和任务,以不擅长甚至不愿意的方式出现,这时怎么办?是避难就易,还是迎难而上,阎肃老人做出了榜样。
衷心希望每个年轻人都能“爱一行干一行”,找到符合自己兴趣和专业的工作,岗位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如愿以偿。但具体到每个人,可能不太现实。所以,还是希望年轻人,能像阎肃那样“干一行爱一行”。有些工作即便不是所兴所长,还是应该“既出工又出力”。这样,人生不仅会少了许多遗憾,而且可能达到想不到的高度,找到想不到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