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定而谋动 事半功倍——江苏“五方挂钩”定点扶贫侧记
新华网南京11月28日电(记者聂可)“这大辣椒,一个一块五,可好卖哩!”庞靠山提溜着蔬菜棚里一掌长、玉米棒子粗的辣椒,憧憬着即将到来的收获。这位30岁出头、家里世代是农民的江苏泗洪县四河乡淮丰村小伙子,过去从未想过靠种菜也能致富。
在这个蔬菜棚里,庞靠山用立体种植法,种着各式品种的辣椒、西瓜,俨然一个小小的“实验场”。好些品种,庞靠山和他的家人从未见过。“这是几位江苏省农科院的教授帮忙弄出来的品种,棚子也是他们帮忙搭的。”
江苏省农科院只是这片土地上支援力量中的一支,他们为这里的农民提供新的种植技巧和食物品种。在泗洪县,还有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江苏省国资委、江苏省水利厅、南京大学、苏州市相城区、汇鸿国际集团公司等20多家单位用不同的方式扶贫,迄今已有20年。
早在1995年,江苏省就建立起这样的“五方挂钩”机制,在坚持省级财政投入为主体的基础上,组织省级机关部门、部省属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苏南发达县市,与苏北经济薄弱村建立挂钩帮扶关系,开展了“江苏模式”的定点扶贫。
江苏省虽然是东部沿海较为发达的省份,但省内区域经济梯度明显,全省80%以上的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人口集中在苏北。地处苏北地区的泗洪县长久以来是江苏省经济较弱的地方,尤其是泗洪县西南部岗丘地带——西南岗片区,由于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等原因,过去这一地带近六成的村被列为省定经济薄弱村,约四分之一的人年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
为了帮助泗洪县脱贫致富,上世纪90年代初,江苏省向泗洪县派驻了扶贫工作队,由不同部门的成员组成,采取工作队队长驻县、工作队队员驻乡、工作到村的方式,对薄弱村、薄弱农户开展定点扶贫。截至2014年底,西南岗片区的脱贫率达到了72%。直到今天,这支15人组成的工作队仍在泗洪县各地辛勤工作着。
泗洪县并不是一个帮扶“特例”。2012年至2014年,江苏省的247个单位与苏北19个县(市、区)挂钩帮扶,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近75亿元,有不少是通过项目的方式进行扶持,通过提供创业机会、就业岗位,让贫困户拥有可持续的收入,以降低农民返贫的可能性。
同处苏北地区的泗阳县卢集镇郝桥村,有着一片占地近34亩的连栋大棚,这是泗阳县帮扶队为当地贫困村民打造的一座“小金库”。通过出租给大户,这片大棚不仅一年能给村集体经济带来20万租金的收入,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在本地就业,一位村民维护大棚一天能拿到50元的收入。
“大棚可以种2季花菜,冬季再种1季娃娃菜,一年有200多天要维护,算下来务工一年也能有万把块的收入了。”泗阳县委农工办主任张佳胜告诉记者。
通过“五方挂钩”这样全面地、落到实处的定点扶贫计划,大量曾经生活艰难的人们脱掉了“贫困”的帽子。记者从江苏省委农工办了解到,截至2014年底,江苏省已有296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脱贫率为72%。
通过定点扶贫,江苏探索出一条减少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努力使贫困地区人民同全省人民一道,共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