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11月28日电(记者王大千)记者近日从青海省委组织部采访了解到,“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项目的实施为青海省开拓出一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通道。通过研修学习和结合本地实际的创新实践,访问学者在青海重点资源开发以及教育、民生等工作领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徐信阁说,因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畜牧业等资源丰富而素有资源宝库之誉的青海,也因地处偏远,自然气候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滞后。和西部同类地区一样,新时期青海亟须突破缺人才、少技术的瓶颈制约,实现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得益于国家自2003年起实行的“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项目,12年来青海省共有223名高层次学者外出学习归来,为资源大省绿色发展献策出力。
西宁市畜牧兽医站长张成图是第8批访问学者之一,他立足青海省畜牧业资源优势,大力推广新技术改良奶牛65648头,还参与完成《牦牛皮蝇蛆病防治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编写完成高原畜牧业16个青海省地方标准并发布实施,解决了一系列困扰当地多年的畜牧业技术难题。第10批访问学者、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张爱奎主持承担、参与《东昆仑成矿带沉积变质型铁锰矿成矿规律研究与靶区优选》等科研项目3项,为柴达木盆地金属矿研究和勘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青海坚持“围绕发展、按需选派”的原则确定人选,并要求访问学者“带着问题出去,带着成果回来”。组织部门将表现突出的访学人员直接纳入省级专家联系库,对访问学者科研项目加大支持力度,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近5年来,有2人被评选为人才“小高地”领军人,资助建设经费55万元,4人纳入省委省政府联系专家库。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以来,“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访学回青后,主持承担或参与科研课题达60余项,其中,涉及国家级和我省“十二五”时期的重点科研课题达10余项。形成专题调研报告7个,在国内外优秀期刊上发表各类论文8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