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让粮食大省吃亏,不让种粮农民吃亏
粮食安全核心是销区安全问题,调控的重点在于协调产区和销区的利益;增粮潜力在主产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点在于加强主产区建设。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总的原则是:不让粮食大省吃亏,不让种粮农民吃亏。资金来源可考虑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解决,或让粮食销区根据粮食销量实行利益返还。总的考虑是,要重点向主产区倾斜,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并以法律法规形式将惠农补贴政策制度化,给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吃上长效定心丸。在农资综合补贴方面,在增量补贴资金分配上,除依据播种面积外,还应考虑商品率因素,适当加大商品粮权重,充分发挥鼓励增粮的政策效应;在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方面,国家应继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尽快解决产粮大县人均财力过低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建议国家制定和出台玉米最低收购价政策。历史上玉米与水稻、小麦都是国家主粮品种,计划经济时期政策都是一样的,都享有订购价、保护价和粮食加价政策。粮食市场放开后,小麦、水稻都享有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建议国家也像对水稻和小麦一样,对玉米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给种粮农民明确的信号,稳定农民种粮信心,进一步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支持粮食主产区加快农业技术进步。由于粮食主产区自主财力弱,农业科研推广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进程,急需国家给予扶持。优先扶持主产区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快解决推广能力不强的问题。扶持发展多元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发挥农民合作社、科技示范场、示范园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建议国家对粮食生产重大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给予补贴,支持粮食主产区扩大技术推广的覆盖面,切实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