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甘肃将全面放开环境公用设施建设运营市场
2015-11-14 16:18:57
 

  新华网兰州11月14日电(记者连振祥)甘肃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设施建设将更加趋向市场化。从今年开始,甘肃将全面放开环境公用设施建设运营市场,支持环境公用设施运营和建设投资多元化,以探索污染治理市场化运作机制。

  改革环境公用设施运营模式和体制将成为从今年起近三年甘肃环境治理改革的主要内容。记者从甘肃省政府了解到,甘肃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全面放开环境公用设施建设运营市场,建立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市场。

  据了解,在环境公用设施市场化建设改革中,甘肃省允许重大建设项目业主剥离相关业务,引入专业公司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推动环境公用设施管理向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企业化模式转变,实行投资、建设、运营和监管分开,形成权责明确、制约有效、管理专业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对已经建成的环境公用设施,可通过TOT(转让—经营—移交)等模式,将一定期限的经营权或产权有偿转让给投资者,盘活环境公用设施存量,对各地污水收集和处理、垃圾处理项目等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城镇污染场地治理和区域性环境整治等,采用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等方式引入第三方治理。

  甘肃省政府介绍,对于主要依靠政府付费回收投资成本的公益性、准公益性环境公用设施项目,甘肃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依法依规为投资者配置相关经营资源,稳定投资回报;对于经营收费不足以覆盖投资成本的项目,政府可适当予以补贴。

  另外,甘肃将支持环境公用设施建设投资多元化,采取特许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引入第三方治理企业,通过资产租赁、产权转让、资产证券化等途径盘活存量资产,推进环境公用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市场化,解决政府包揽建设、运营、监管,角色定位不清晰和污染治理水平不高等问题。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