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广西防城港逾千亩螺场文蛤大量死亡
2015-11-14 16:00:34
 

  新华网南宁11月14日电(记者徐海涛)记者近日在广西防城港市走访了解到,10月中旬以来,当地港口区簕山古渔村、东兴市巫头村等海域的养螺场出现文蛤大面积死亡现象,逾千亩螺场面临绝收风险,养殖户损失惨重。

  簕山古渔村地处钦州湾西岸,利用村前的浅海沙滩开展文蛤等海产养殖项目是村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据村支书李香山介绍,今年全村的文蛤养殖规模近3000亩,下半年预计产量超过2000吨,但10月中旬起,螺场内的文蛤开始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

  记者日前在养殖处看到,退潮后,整个养殖场白茫茫一片,双壳打开的死螺成片散落在滩涂上,不少文蛤只剩下空壳,有的螺肉则已腐烂。“据测算,截至目前,村里养殖的文蛤死亡比例已经超过八成,部分螺场的文蛤存活率不足10%。”李香山说。

  “我们今年养殖了600多亩文蛤,投入螺苗逾25万公斤,现在死亡率还在不断上升,也没有办法挽救,很有可能面临绝收。”簕山古渔村心喜旅游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心喜说,眼下正值成螺收获季节,突发的死亡事件导致广大养殖户损失惨重。

  在东兴市巫头村,记者也见到了类似情况。据受访村干部介绍,巫头村现有文蛤养殖户96户,目前95%的养殖场都出现文蛤死亡现象,各个养殖场的文蛤存活率不足一成。

  “文蛤缘何突发性大量死亡?”采访过程中,养殖户们针对记者疑问讲述了他们的看法。

  李心喜说,依照其多年的养殖经验来看,每年农历三四月以及九十月为文蛤病害高发期,但往年死亡情况并不像今年这般严重,具体死亡原因仍是未知。

  防城港市水产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这种特定月份文蛤死亡问题,当地曾组织专家进行了专门的病害监测,但贝类病害监测难度较大,尚未找到确定的病害原因,其治理和预防也是待解难题。“目前来看,季节气候变化以及养殖密度等对文蛤养殖确实会带来一定影响。”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当地的水产、海洋等部门已就此事展开调查,并采集了样本进行送检,具体的死亡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检测调查。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