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吉林辽源:缺水小城实现全天供水的故事
2015-11-13 14:50:42
 

  新华网长春11月13日电(记者 刘斐 郭翔)“原来早上6点就得起床接水,下午5点还得跑回家储水,每天定时供水才两个半小时。”62岁的吉林省辽源市南康物业小区居民王贵荣说,“没有水,热水器也成了摆设。”

  辽源是中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因供水设施和管网老化,一方面无法实现全天供水,另一方面大量自来水却漏失浪费,“管网漏失率高达50%”。

  “由于部分老旧楼房的泵站建设早,设备陈旧老化,周围卫生状况差,水箱锈蚀严重,不具备24小时供水条件。”辽源市水务集团副总经理臧庆东说,2014年前,城市24小时供水能力仅有50%。

  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计划在“十三五”期间使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辽源市也面临着城市扩容与资源承载能力间矛盾的问题,用水保障是亟需突破的巨大瓶颈。

  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专家分析,这样的思路旨在改变过去先城市无序扩张,后跟进水资源等供应保障的模式,现有城市供水改造应走在前头。

  “十三五”规划建议还要求,加快完善水利等基础设施网络,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

  2014年起,吉林省启动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辽源选取居民需求最迫切、矛盾最突出的供水区域入手,投资4.8亿元改造二次供水泵站、二次配水管网等设施。

  所谓“二次供水改造”指的是,自来水从城市水厂出厂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分布在城市各区域的二次供水泵站,经过加压后进入居民家。这样不仅解决了原来水压不足造成高层居民用水难的问题,也因输水过程全封闭解决了水质受污染问题。

  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南康物业小区成为首批受益的居民小区,实现24小时供水。正在做午饭的王贵荣家弥漫着饭香,她打开水龙头,汩汩“清泉”流出,“过去水里偶尔有杂质,现在这水多清澈”。

  居民对水质问题的投诉曾让臧庆东头疼,“因为水管锈蚀、水箱卫生状况不好,水厂供应的合格自来水却成了‘安全隐患’”。臧庆东说,“二次供水改造后,居民投诉明显减少,卫生监督部门对供水泵站进行水样检验,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

  在辽源水务集团监控运行中心,屏幕上实时监控着全市79座二次供水加压泵站,显示着压力、浊度、PH值等数据,可以精准定位漏水、爆管等事故,保障居民安全用水。

  臧庆东给记者看了一组数据:从定时供水到全天候供水,6个泵站改造前日供水总量在1.1万-1.3万吨,而改造后降至3800-4300吨,“减少水的流失60%以上”。

  今年底,辽源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将全部竣工,城市24小时供水能力由50%提高到95%以上,10万户居民将受益。城市管网漏失率降低20%,每天节约供水量1.5万吨,供水设施日节约用电8000千瓦时。

  “十三五”规划建议在“绿色发展”部分提出,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

  臧庆东说,城市二次供水改造正是一种绿色升级,既节约了水资源,又降低了能耗。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