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室内乐有了“国家队”
2015-11-11 15:41:57
 

  ■罗颖

  关于文化差异,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有一段精准的描述,“中外文化都追求和谐,西方人的和谐指的是每个人都做不一样的事,但大家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中国人的和谐是要求每个人都做一样的事,或者一个人领导别人听着,就像中国的音乐线条和绘画都是平面的”。

  这种文化差异在室内乐上体现得尤其明显。室内乐曾经指的是房间或小空间内“家庭式”的音乐,现在指一件或几件乐器演奏的小型乐曲,人数一般在2到9人之间。室内乐的精髓是平衡与协作,需要乐手们手法细腻,并互相聆听、彼此照应和长期磨合,避免炫技和夸张的表达,这在推崇出人头地,进而更重视独奏的中国显然没有什么市场,以至于大编制的交响乐团遍地开花,出色的独奏家层出不穷之时,很多器乐演奏专业的学生重奏经验几乎为零,活跃在舞台的重奏组合更是寥寥无几,比起高雅音乐的其他形式,室内乐在中国的普及缓慢得多。

  此时,国家大剧院八重奏的组建意义非凡。这支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把低音大提琴,两只木管和一架钢琴组成的八重奏是国家大剧院的驻院室内乐重奏组,也是中国首个常设性的八重奏乐团,其中6位来自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两位特邀演奏家分别是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和小提琴演奏家张精冶。国家大剧院八重奏的组建标志着室内乐得到了更多的体制内的支持和推广。

  上周国家大剧院八重奏举办了首场音乐会,反响极佳,这种组合表现出来的音乐魅力也令人惊艳,既有弦乐的纤密和温暖,又有木管声部的灵动色彩,不愧被称为室内乐的“黄金尺寸”。音乐会上演奏的曲目之丰富更令人惊喜,这也是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愿意加盟的原因之一,他始终认为音乐是眼睛看不见的画,是鼻子闻不见的味。古典音乐不是只有40分钟的交响乐,30分钟的奏鸣曲,4个小时的歌剧,还有大量的民间的鲜活的用鼻子闻不见的味。朱亦兵说他曾经去维也纳国家电台,他们给他打开了一个仓库,里面有3000首来自民间的室内乐乐谱。很多美好的音乐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在交响音乐会的舞台上,而室内乐可以把它们带到人们面前。

  不过八重奏并不像四重奏五重奏那样拥有大量的曲目存储和选择,还有很多曲子要整理和重新配器,需要八位演奏家付出格外多的心血,建立更多的默契,感谢并期待他们带来更多别样的音乐“味道”。 WJ132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晚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