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搞科创中心 重要的不是建园区
2015-11-09 06:15:53
 

无图说

  ■本报记者 顾学文

  解放周一:今年8月,上海市政府正式公布《关于服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实施更加开放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办法(试行)》,今后上海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将向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和一线科研骨干倾斜,外籍人员在沪就业、办理居住证等将更简便、容易。这可否视为消除国际人才流动壁垒的一个起步?

  王辉耀:当然,我注意到了这个实施办法,它有针对性地降低了外国人申办“中国绿卡”的门槛。我还注意到,上海还启动了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沪就业试点。今后,在上海地区高校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可凭上海自贸试验区、张江管委会出具的证明,到市人社局申请办理外国人就业手续。这一举措突破了外籍人员在沪就业需有两年工作经验的限制,很有魄力。

  这些突破说明,上海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人才集聚方面的短板,开始寻求改变。当然实施办法只是个起步,还可以出台思想更解放的措施,如果上海能变成国际人才大本营的话,我觉得它既能带动上海的创新,也能带动全国的创新。其实我个人一直有个想法,上海可以在世博会旧址上建一个“世界各国科技城”,就像日本现在的筑波科学城,就是在1985年世博会旧址上建起来的,他们利用世博会的集纳效应把世博园转变成了吸引科技人才的中心。

  解放周一:有观点认为,上海创新的步子迈得比较谨慎是上海特有的城市文化使然。

  王辉耀:上海人比较谨小慎微,而且优越感比较强,危机感相对差一些,相对缺乏以色列那种绝地求生的创新驱动。

  以色列之所以具备如此旺盛的创新活力,正是因为其文化传承中有一种不甘现状、勇于挑战的基因。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尊师重道,但在以色列文化中,质疑无处不在,大学教授经常受到来自学生的质疑。以色列文化还鼓励冒险,许多以色列年轻人在35岁之前就游历了至少12个国家。他们对失败也持宽容态度,不像中国文化,“成王败寇”的观念根深蒂固。

  教育是造就不同文化的因素之一。以色列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公民可以在任何年龄学习知识,比如,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设有一种特殊课程,学生只要在智力测试中取得好成绩,就算他们连高中都没有毕业,也能被录取。以色列的军队里也有类似的课程。

  解放周一:文化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王辉耀:对,所以巴菲特曾说:“若来中东寻找石油,请别在以色列停留;但若是来寻找头脑、能量和正直,以色列是你的落脚处。”

  以色列前总统西蒙·佩雷斯也说过,外国人不是因为以色列的自然资源而投资,而是为了更加宝贵的人力资源。曾经负责收购一家以色列企业的 SAP 公司(全球性企业应用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前总裁孔翰宁说:“除了公司本身,我们购买的还是一个团队、一种以色列的精神状态。”

  所以,除了人,还是人。建全球科创中心,重要的不是建园区,而是建起科技创新人才的队伍。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