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乡风文明
2015-11-06 07:15:03
 

  □洛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谷连民

  近年来,洛阳市以实施“村村整治千村达标”工程为切入点,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以“清垃圾、治污水、整村容”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广大农村人居环境。

  搞好统筹谋划,凝聚工作合力。一是制定专门规划。制定《洛阳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和《洛阳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分阶段治理。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以清理积存垃圾为主,在全市农村实现“三无一规范”和“一眼净”的整治目标。2013年初开始,对全市2996个行政村,按照每年达标不少于30%的要求,开展达标村建设。二是开展结对帮扶。据不完全统计,仅2014年,全市700多家文明单位就为结对帮扶村筹措资金3亿多元,实施帮建项目500多个。

  创新方式方法,激发工作活力。一是抓好骨干队伍的培训。全市先后26次对各县(市、区)主管领导和文明办、新农办、乡镇、年度达标村、美丽乡村示范点的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共计3465人参与。二是抓好群众自治组织作用的发挥。重视发挥农村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精神文明建设协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三是抓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坚持把环境卫生作为先进典型评选的重要内容。

  健全完善机制,增强工作效力。一是强化领导责任机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综合整治工作领导机构,同时明确县(市、区)党委政府是责任主体,乡镇和村是具体承担者,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二是落实资金投入机制。市政府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市财政每年列出6000万元,并要求县级财政按1∶1比例配套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三是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全市按照村庄总人口5‰的比例,在每个达标村都配备了保洁员和管理员。四是严格督导奖惩机制。采取周巡查、月排序、季考核、半年奖惩和年终总评考核的方式进行动态管理。③8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河南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