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任泽旺
白墙灰瓦、月落两涯;
小桥流水,两岸人家。
在如画的山水中,在古朴的建筑里,上甘棠村的河水静静流淌了千年。
位于永州江永县的上甘棠村是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里不仅仅有小桥流水的惬意环境,更有大量摩崖碑林,沉淀着历史的风尘,写满了祖辈的味道。
村中有一个“寿萱亭”,亭中一块石碑上刻了一首“81个他字歌”,村中人人皆知,全文603个字里有81个“他”字,教会人们如何为人处世。
一字一句 词短意长
周九盛,今年68岁,当过乡镇干部,当过中小学老师。
他记得,很小的时候,父母务农时,总会要到寿萱亭去休息。亭子就立在田野中央,人们坐在亭子下聊天,乘凉。识字的人总会领着大家读上几句,读多了,不识字的人也能说出个一二。
碑文讲了跟父母相处要“孝他、顺他,切莫逆他,傲他。”“儿多不可嫌他,女多不可溺她”,“年高有德敬重他,知书识礼请教他”。
上甘棠村生养繁衍历经1200多年,民风朴实,崇尚耕读。近千年来,这里走出了七品以上的文武官员100余名,进士、官京师者、举人、秀才不计其数。
周九盛说,几乎村里每个人都受到“81个他字歌”的影响。这个碑文,用最通俗的语言告诉人们如何处理邻里关系,如何对待政令司法、如何修身养性宽人律己,是上甘棠村人“慈、善、仁、忍”理念的集中体现。
“它教会我明辨是非”
周九盛家中,放着一本村里每户一册的家风册子,这首“81个他字歌”和“祖训十条”被重点记载。记者翻开此书看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老成等都被阐述得清清楚楚。
周九盛记得,他读小学时,每周要走20里山路才能到学校。一到周日中午,他带上一包饭,一包萝卜干和辣椒,背上一根扁担,一把镰刀就出门了。一路上,他要砍满一担柴送到学校才能换来一个星期的饭菜。一年下来,需要集满250公斤柴火。
虽然家境贫寒,但父母总是告诉他:“必须要读书才有出息。”在艰苦的条件下,周九盛成为了恢复高考后的两年内村里唯一的大学生。
后来,他当了村干部,也当了中小学老师,不论走到哪里,石碑上的文字总影响着他。
“下有妻子奴婢,养他,便要教他,切莫娇他,纵他。”这一句话一直被他奉为教育子女的基本原则。
他也总是 “81个他字歌”对子女言传身教,告诉他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人有患难要救全他,恃强凶恶莫帮他”,“酗酒相连莫惹他”、“打牌赌钱莫看他”,这些精炼的人生道理教会孩子如何明辨是非。
如今,“81个他字歌”已经被写进了每户一册的家风手册中,写入了上甘棠村博物馆,迎接着八方来客,宣示着古老而又朴素的家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