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朱天玉本报通讯员封德
深秋的龙乡西峡县,旅游市场依然火爆:老界岭红叶摄影大赛吸引省内外200多名摄影爱好者云集,他们用快门记录下五彩斑斓、万叶飘丹的唯美画卷;银杏文化节期间的文学诗会、书画作品展、摄影展、银杏艺术作品展、文艺表演、品尝银杏果等活动,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游客体验了银树沟景区千年银杏树群的无穷魅力;二郎坪镇栗坪村山茱萸观光园等乡村景点,更是让纷至沓来的游客体验到乡村休闲游带来的别样滋味……
在前不久举行的全省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上,西峡县跻身“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县”,昔日这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穷乡僻壤在“旅游扶贫”政策的推动下,却成了游客神往的“最佳旅游目的地”。
西峡地处八百里伏牛山腹地,是南水北调中线主要水源涵养区,森林覆盖率达76.8%,被誉为“天然氧吧”、“绿色心脏”。境内有“中原一绝”龙潭沟瀑布群、“中原第一峰”老界岭、“世界第九大奇迹”恐龙遗迹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些“天生丽质”被“养在深闺”,鲜为人知。“有资源不开发,就等于守着金山银山过苦日子,打造全域旅游、实施旅游扶贫就是为世代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的群众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西峡县委书记李德成说。该县在编制《西峡县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西峡县定点扶贫规划》等配套文件和规划时,着重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其中,启动了“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工作,致力打造县城东部特色农业观光、北部沿311国道旅游配套服务和北山四乡镇移民新村建设“三条环线”。
太平东坪村农民尹青云原来居住在一个偏僻的山坳里,2012年,县里提倡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在镇村的统一规划下,尹青云一家搬迁到老界岭景区山下,建起了一座小洋楼,能容纳48张床、100多人就餐。如今,在外工作的儿子儿媳也回来经营农家宾馆,年收入达50多万元。如今在尹青云的带动下,该村拥有界岭山庄、休闲山庄等56家不同风格的农家宾馆群的美丽山村,全村三分之二的群众都办起了农家宾馆,村民年人均收入达3万元以上。
“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村的农家宾馆就不可能形成现在的规模。”东坪村支部书记吕大敏介绍,为支持发展旅游脱贫致富,县里出台优惠政策,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县相关职能部门,对路网、通信、用水、供电、标识标志等基础设施一次性免费配套到位。目前,该县已发展农家宾馆800多家,全县6个乡镇、40多个旅游专业村,10000多名农民变成了小老板、经纪人。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00元,贫困村比2012年减少7个,贫困人口减少11927人。
“打造全域旅游、实现强县富民没有‘休止符’。我们将以荣获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为新的起点,瞄准国内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豫西南重要旅游集散地,致力资源大整合,品位大提升,推动西峡旅游加快转型升级,让旅游扶贫真正为群众带来实惠。”西峡县县长孙起鹏的这句话,为西峡旅游扶贫的持续发展找到了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