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微信朋友圈各种营销暗藏骗局
2015-11-01 13:53:34
 

  微信朋友圈里各种拉票活动让人不胜其烦,“萌娃评选”拉票集赞、“帮忙砍价、零元购机”等,随着微信用户的激增,越来越多的不法之徒将目标瞄准了微信用户,国外代购、爱心信息、虚假客服等都可能藏有骗局,甚至抢个红包都可能造成财产损失。

  据媒体报道,90后女孩小翁参加了福州易行数码科技公司发出的iPhone6手机微信砍价活动,通过大量转发,最后以4300元砍得一部iPhone6手机。尝到甜头的小翁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亲朋好友。在砍价成功后并帮大家垫付了18部手机的钱,可没想到一部手机都没收到,而自己准备嫁妆的近8万元全都打了水漂。据了解,和小翁有同样遭遇的还有200多人。

  这种微信“砍价”是一种什么样的营销方式?骗局是怎么设下的?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胡钢认为,微信是通过网络的方式,让很多人来参与,让你感觉很简单,填点自己的个人信息或者少量付一点钱,或者让朋友一起来做什么事,可能按几下就能获得很大的收益。这种行为当然不排除一些商家在特定时段对于特定商品或者服务的短时促销行为,但是更有可能被相关的诈骗分子所利用。所以网上的这种行为要慎重参与,尤其是不要轻易泄露个人身份信息,还有个人财务信息。对于这种所谓的小便宜,适当远离可能比较保守,但是一种可靠的方式。

  微信朋友圈里还经常发布“生病求献血”、“贫困求捐款”、“帮忙找孩子”等传递正能量的文章,但这些看似“正能量”的内容,也可能暗藏诈骗电话。

  逢年过节或者过生日通过微信发红包很常见,但红包也能成为诈骗手段。记者了解到,常见的微信红包诈骗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微信AA红包诈骗,不法分子利用文字游戏把“AA付款”伪装成“AA红包”,利用部分用户对微信AA收款功能的不熟悉,诱导转账。第二种则是将“红包大盗”手机木马伪装成微信红包,窃取手机用户的银行卡号等信息。它设计的页面跟微信钱包十分相似,点击后界面会提示输入一个密码,输入后会出现一个“恭喜你成功领取红包多少元”,不知情的人会真的以为领取到了红包,其实在不知不觉中,用户银行卡内的余额可能就已经被盗走。

  据央广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晚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