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广西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苍蝇式”腐败调查
2015-10-30 09:28:13
 

  基层腐败形成“利益共同体” 创新监管方式扎紧“篱笆”——广西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苍蝇式”腐败调查

  新华网南宁10月30日电(记者刘伟、卢羡婷、程群)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向农村,一些基层干部将手伸向涉农民生资金。近年来,广西加大涉及民生资金案件查处力度,创新民生资金监管方式,从源头上扎紧制度的“篱笆”,从严持续打击“苍蝇式”腐败。

  犯罪手段多样隐蔽 相互勾结形成“利益共同体”

  “涉农资金经过的地方几乎都有案件发生。”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冯以宜说,纪检监察机关加大对公共资金划拨、使用和发放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截留、挤占、挪用、套取和贪污私分公共资金的行为,从严处理“苍蝇式”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乡镇干部、村干部腐败案件3195件,占总案件数32.12%。

  村“两委”干部之间互相勾结形成“利益共同体”,甚至与乡镇及上级职能部门有关公职人员上下串通,形成窝案串案成为当前基层腐败的主要发案方式之一。今年1月,陆川县查处了一起乡村干部勾结侵占惠农补助款的窝案。乌石镇那囊村“两委”干部截留低保名额95个7万多元,收取22户危房改造补助1.1万元,5名村干部被“一锅端”,同时顺藤摸瓜发现了乌石镇村镇规划站原站长李某等人的违纪问题。

  在反腐高压态势之下,一些基层干部违纪违法形式更显复杂,手段日趋多样化、隐蔽化。除直接弄虚作假套取、截留、挪用国家补助资金外,部分违纪干部利用群众对国家补助政策的不了解、不清楚,以帮助“代办”等名义,从中克扣资金谋利,且约定事后收取,造成线索不易发现。

  钦州市钦南区久隆镇黎屋村原村支书阙兴信在协助镇政府开展危房改造工作过程中,与镇建设所所长谭某勾结,向农户索取好处费累计1.4万多元。“因为单笔数额不大,且是给现金,缺少交易记录,查办案件困难。”钦州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陆立泉说。

  一些基层办案人员指出,民生资金项目指标少,符合条件的对象多,有的群众认为能得到指标是基层干部关照的结果,对基层干部损害自己利益的行为采取默认纵容态度。面对组织调查,农户往往不配合、不作证。

  创新民生资金监管方式 从源头上扎紧制度“篱笆”

  为从源头防范和减少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广西纪检、检察机关开展了查处专项工作,强化民生领域案件查处,同时,多部门在民生资金监管方式和制度建设上进行一系列探索。

  自治区纪委于今年9月至明年6月,集中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重点查处和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民生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纪违法问题、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的违纪违法问题、窗口行业和领域的违纪违法问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不力问题。

  广西检察机关近年来也开展查办农机购置补贴、财政扶贫、农村低保等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的“小专项”行动,集中查办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涉扶贫开发领域职务犯罪。2013年至2015年7月,全区共立案侦查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924件1156人,占同期立查职务犯罪案件总人数的23.8%。

  在开展专项工作的同时,民生资金监管方式也在不断创新。玉林市2014年率先在广西建成市县乡三位一体化的民生资金监管服务平台,将多部门民生政策法规信息、资金信息整合到一个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生资金政策公开力度不够、各部门监管衔接不到位的问题。

  玉林市监察局局长林家燕说,以前各部门信息不共享,导致一些民生资金被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现在所有涉农项目信息整合到一起,一旦出现资金异常,相关区域就会显示红灯,主管部门就可以及时做出处理,监察部门则可以及时对主管部门进行执纪监督。

  2014年6月,广西建立由民政等8个部门联结而成的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平台,以“科技+制度”手段初步建立跨部门核对工作机制,多层次多部门联网,对低保资金发放进行实时监管。截至今年5月20日,利用这个平台共核对114.6万户305.6万人,核出有汽车、房产、公积金等大额财产和收入等有差异的疑似对象36万多人,共有13.9万人被停保或退出低保,少发低保资金1亿多元。

  自治区民政厅社会救助局原副局长韦欢明说,低保信息化是创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工具与途径。到今年底广西所有县(市、区)将可通过低保系统来受理、审核、审批低保对象和五保对象,并通过低保系统来管理发放低保金。

  一些司法机关和职能部门不断从源头上完善规章制度,扎紧制度的“篱笆”。如贵港市港北区对民生资金在享对象动态管理,出台规定要求村“两委”干部及近亲申请低保需备案,促使2000多户低保户自动申请停保或不重新提交申请材料,核查发现不符合条件200多户。

  完善监管长效机制 从严持续打击“苍蝇式”腐败

  一些干部建议,应不断完善监管长效机制,让民生资金发放更科学有效,同时形成常态化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根据民生资金享受条件,把符合享受民生补助金条件的群众按村统一登记造册,分类建立信息库,设定测评指标,打出分数排名。相关职能部门对每年申报的对象依照信息库名单进行比对,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确定享受人员名单,实现预防关口前移。

  一些纪检监察、检察机关和基层部门负责人认为,面对民生经费使用管理的不同主体和不同环节,应有效实施监管,进一步理清体制机制,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协调制度和权力清单制度,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以及人大、政协、媒体、公众的监督作用,改进和加强财务监督,实现制定政策、贯彻落实、结果评估与反馈的全环节监管。

  冯以宜说,对待涉农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能手软,绝不能姑息。在严肃查处贪占、挪用惠民资金案件的同时,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加大对职能部门落实民生政策、建设民生项目、执行民生制度等情况的监督执纪问责。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