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旅游局长为何“哀之而不鉴之”
2015-10-20 08:18:20
 

  ■ 范子军

  10月14日,针对“山海关景区5A被摘牌”,山海关区旅游局局长刘媛失声痛哭起来,“我是山海关的罪人,老局长的工作成果在我手上被败光了。我们愧对全国游客,愧对国家旅游局的信任,愧对山海关人民……”(10月19日澎湃新闻)

  山海关成为全国首批被摘牌的5A景区之一,在业内外引发相当强烈的反响,对于景区管理层和地方政府来说更是非同小可,旅游局长“痛哭”也符合现实情境,只是局长的眼泪到底为谁而落?

  山海关5A景区被摘牌,国家旅游局公布了4个原因,存在价格欺诈、环境卫生脏乱、设施破损普遍、服务质量严重下降等,这些可以说在当下旅游景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国家旅游主管部门拿问题比较突出的山海关“开刀”,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既忍无可忍,也具有鲜明的导向、效尤意义。然而,有关官员对被指出的诸多问题似乎并不怎么认账。

  原本物价部门核定的60元票价却以90元售票,对于此前山海关老龙头景区被暗访曝光的这一情节,刘媛称经查实“完全系个人行为”,是旅行社工作人员李华私下用不干胶粘贴景区原有的价格公示牌修改所致。“纯属个人行为”,这样的语境对于公众来说早已耳熟能详,每每发生负面事件,涉事方往往都会祭出这一万能理由,试图淡化、撇清自身责任的意图清晰可见。至于说每天巡查监督却一直没发现,是夸大不干胶的能耐还是侮辱公众的智商,大家无疑都心知肚明。被掌握巡查规律却没掌握违规者的动向到底是谁的悲哀?

  景区存在的诸多问题一直难根治,固然有多方面因素使然,但主管、监管部门不作为、作为不力,甚至出于诸多利益考量而姑息、放任,则是舆论普遍痛陈的关键原因之一。“花了最大的力气,用了最原始的方式,没有想到还是出事了。”面对被摘牌一边“痛心”、“痛哭”,一边又把自身责任推脱得一干二净,丝毫看不出检讨、反省的诚意,究竟为谁、因何而痛哭焉能不令人遐想,又拿什么让人相信山海关旅游部门能够痛定思痛,擦干眼泪,拿出务实行动谋求实实在在的改进?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海南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