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马可家的圣诞树
2015-10-17 14:02:29
 

  珮嘉:你好!

  刚才安妮和琳达兴奋地说起今年去伦敦过圣诞节的事,特别是那棵圣诞树给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圣诞节前,她们和马可全家走了好远的路,去一个苗圃选圣诞树。那是棵又大又壮,带着清香味道的真正的树。圣诞树到了家,马可全家上阵打扮它,装点的饰品并非商场里的小玩意儿,而是马可家祖传的玩具和纪念品,马可的妈妈还给两个孩子讲了每一个挂件背后她家人的故事。琳达说,这是她们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地感受西方的节日。这种感觉和之前她在国内所见的热闹的圣诞节完全不同,英国家庭的圣诞节“年味”更浓一些,有些像我们的春节,但比我们的春节更雅致、温馨些。

  我很赞同孩子们能用心感受西方文化的态度,但心中也泛起了一丝生怕她们被洋文化拐跑了回不了头的隐忧。所以,在今年春节,我一直留心找寻些往常不被我们注意的文化元素,希望能够不露声色地回应孩子们对圣诞节的崇拜。

  大年初二,按惯例回娘家看望爸爸妈妈。吃过饭,爸爸拉着我们到他的书房,只见平日摆满书的写字台,已经全部换上了贡品和祖父祖母的照片。看到琳达和安妮诧异的表情,显然,这小姐俩把这当成了“封建迷信”。好在孩子们还算是乖,在我的指示下规规矩矩上了香才离开书房去玩儿。

  祖父母已去世数年,每逢节日,做这样的仪式已不再有悲伤的气息,思念和感恩才是这间书房里主要的颜色。爸爸边播放着十年前和奶奶拉家常的录音,边侍弄香炉,怕我听不懂家乡的方言,还一句句翻译给我听。这样的情景和窗外喧闹的节日气氛融为一体,勾勒出中国特有的年味赋予我们心灵的感受。

  之前的十几年回江苏老家过年,那时奶奶还健在,为晚辈们忙活完蒸糕烧菜的任务后,饭前必是要供奉先人一番。一次,我问她,那供奉的画像是谁,奶奶的回答令我惊讶:那画像竟然是她的婆婆。奶奶说:她的婆婆为家族的生存费尽了心力,是个了不起的人。现在想来,一个媳妇连续半个多世纪地敬重自己的婆婆,这不正是春节所赋予我们最深情的那部分内容吗?

  安妮、琳达她们这代人生活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和先进的交通让她们的眼界可以触及世界上很远的地方,这无疑是件好事。但我是这样想,作为孩子们的父母,远处的西洋景我们要让她们了解,而我们民族自己的好儿,也一定提醒孩子们记着。民族的自豪感才是孩子们在国外立足的根基啊!

  再叙

  姐姐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晚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