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元荣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古训在我国流传久远。其本意是说,不要心怀叵测图谋别人的权位。但眼下,这句话被大大拓展,以致有些偏颇。比如,在党群关系方面,人们往往借此表达:你执你的政我干我的活,好了你能升迁,砸了你自己兜着,咱井水不犯河水,与我无关,等等。
实际上,这并非我们倡导的。这些偏颇说法强调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排斥的是社会责任感,亵渎的是人民主体地位,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些人与党和国家离心离德,只为个人营私的精神麻醉剂,更是不少干部“为官不为”、避事旁观的借口。对于这些缺乏自律的领导者来说,形不成群众舆论压力、监督合力,就容易产生懒政、怠政,甚至坦然滑向贪腐的歧途。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隐患,也必须反思隐患出现的原因,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偏颇的言行?
首先,一些党员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仅仅乐道于“领导”的称谓,对群众的不同意见和诉求往往视为异己,对其不恭不敬,甚至滥用领导权威。其次,一些坚持“莫谈国事”的群众也应当反省。我们日常的安居乐业,能有一天离开我们国家的有力保障吗?而这,不正是我们党执政的成果吗?无论在思想还是行动上,试图不接受或排斥执政党的合法领导,都是走向无政府理念的乌托邦。
应当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不是任何人自封的,而是宪法法定的。笔者认为,每位中国公民都应尊重党和国家对自己的尊重,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不应自我矮化,怠慢主人翁的历史使命。比如一家单位的人文环境、守法程度,固然与其领导的品德、政治素质有关,但其职工的主人翁态度同样重要。这种态度,不能只停留在出现不规行为后予以谴责,而应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扪心自问。
或许有人对此不以为意,但放眼长远,不断地廓清思想认知迷雾,将有助于调动起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这势必释放出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正能量。
(作者为财政部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