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善问责才能带来真效率
2015-10-14 08:41:51
 

  ■ 张成林

  海口“双创”两个月来,全市共有51人被问责;因海秀快速路项目建设进展缓慢,秀英区长流镇副镇长等四人被问责;因违反工作纪律和打违控违工作不力,海口秀英区对11名干部进行问责……连日来,有关工作不力被问责的报道频繁见诸报端。问责,俨然成为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神、祛除“庸懒散”软骨病的一剂良药。

  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造福一方,则贵在担当。但现实中,不乏一些党员干部在岗却不在状态,履职却不尽本分,对自己有利的事多做,于自己无利的事不做或者少做,对待工作不是想方设法、高质高效地去完成,而是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最终导致该落地的政策无法及时落地,该推进的项目中途停滞,阻碍了前进步伐,贻误了发展时机,惹得民怨不断,进而损害政府形象。对待如此党员干部,光靠说服教育远远不够,必须要让其尝到苦头,痛在身上。这就要善用监督问责这一利剑,不仅要敢于问责,还要善于问责,要借问责亮其短板、罚其无为,以此让其有所惧、有所敬畏,从而形成严实的作风。

  问责,贵在一问。对领导干部工作中的问题不仅要敢于问,还要多问,要一问到底。善问责,才能发现真问题,带来真效率。要通过问责把工作中的问题查实摆正,把责任搞清,对责任人及时处理,从而更好地吸取教训,促进工作高效快速开展。善问责,是塑造服务政府、效能政府、责任政府的体现。唯有依靠完善的责任监督机制,党员干部才能心中有戒,才能真正从“他律”走向“自律”,政府工作才能真正抓出实效,实现为民惠民。

  善问责,就要突出“问题导向”,要集中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何为“庸懒散”?拖延塞责、办不成事就是“庸”;群众反映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是“懒”;上班不认真,违反工作纪律,就是“散”,都需要及时问责。海秀快速路项目、双创工作、打违控违……哪一项不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哪一项不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有关?问责,若想切中要害、显实效、让群众拍手称快,就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从群众关心的事项入手,积极促成问题的解决。这就需要纪委、组织、监察等部门不断提高问责的针对性、有效性,而不能将问责看成硬性任务,鱼虾不分乱问责,这样,只会有损问责的权威性,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善问责,就要做到公开透明,及时曝光。问责就是揭短,对党员干部中的短,不仅要揭,还要认真地揭。只有让工作中的短及时公开、曝光,才能让这些“庸懒散”分子多出出丑、“流流汗”,进而“排排毒”,才能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使其不敢再犯此类错误。同时,问责实与不实、到位不到位,只有借助公开曝光,才能得到有效检验,群众的监督权才能更好地发挥,才能避免问责雷声大、雨点小。

  以问责抓实效就要达到“问责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问责,意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理想的问责,不仅能使当事人幡然改正,还要起到敲山震虎之效,使广大党员干部能自觉对镜自照、自查。这就需要把握好问责的标准和尺度,正确运用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免职降职、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等诸多问责手段,以事实为依据,以法纪为准绳,做到责罚得当,不枉不纵。同时,还需仔细研究,抓好典型,对突出问题及时亮剑。

  问责,是惩治不严不实作风的一大利器,只有善用,才能发挥出奇效,才能解决真问题,带来真效率,才能促进效能政府、服务政府的建设。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海南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