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30日电(记者王龙 陈诺 吴慧珺)日前,一则新闻在网上引起关注。在安徽省天长市,一男子因感情问题,在当地公安局门前驾车撞倒自己的前妻和一同行男子,导致男子死亡、前妻受伤。监控视频显示,行凶后,涉事男子下车脚踹倒地二人,公安局门口保安目睹全程却并未制止。事情发生后,当地公安局以“当事保安处置不当”为由将保安解雇。
按照警方的说法,当事保安今年四十多岁,隶属于当地一家保安公司,刚来公安局不久,平时主要负责进出人员核查登记等工作。事后,这名保安自称“被吓傻了,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这似乎道出保安行业的隐忧:保安究竟能否“保安”?
保安是普通市民的一道安全防线,在社区、商场、校园等场所负责保护百姓的安全,与百姓密切相关。而近年来屡屡出现的保安“保而不安”的事件让保安素质备受诟病,究其原因,是行业吸引力下降,导致一些年龄大、素质低的人员进入了保安队伍,未能发挥保安应有的作用。
此番保安“不保安”,在公安局门口丢了饭碗的窘相,不仅让人“眼镜跌了一地”,也折射出保安队伍令人担忧的现状:队伍老龄化、缺乏应急技能、培训不够严格。毕竟,人们都不愿看到保安成为给领导敬礼的机器,或者成为塑造“安全感”的摆设。
解雇保安后,天长市公安局称“将举一反三,加强单位安保”。现在看来,一个活生生的“保安不‘保安’”的例子已经被举起,“反三”恐怕还要从设定招聘门槛、进行入职培训、提高工资待遇三方面入手。
这就需要保安公司在招聘时根据岗位要求设定相应年龄、学历等门槛,并在上岗前对保安队员进行系统培训,确保公共场所的保安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而上述两项措施要以提高保安行业待遇为前提。
很长时间以来,保安队伍的“出镜率”高,但待遇却不高,一些保安公司成为公安局的关系户赚钱的“钱袋子”,对保安队员“内扒一层肉,外扒一层皮”,在降低了保安收入的同时,也降低了保安行业的吸引力和保安队员的素质。须知,在利益面前,百姓人身安全才是最高标准,至于借此攫利而让保安“不保安”的做法,理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