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百团大战”已经上演。对大学生来说,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锻炼个人能力,提升毕业后的竞争优势。那么,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社团大选择中,什么社团最受学生青睐?社团活动又将对毕业生产生什么影响?
超七成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过社团
据麦可思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对2014届毕业生“社团”调查的数据显示,超七成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过社团活动,其中参与度最高的社团活动为“公益类”(本科:31%,高职高专:26%),其次为“体育户外类”(本科:18%,高职高专:20%)。
在对参加的各类社团活动进行评价时,“公益类”社团的满意度最高(本科:83%,高职高专:86%)。公益类社团的“火爆”一方面可能与该类社团门槛较低、满意度较高、口碑较好有关,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对公益的关注和学生服务意识的增强,更多学生愿意为公益贡献力量。“学术科技类”社团活动的满意度最低(本科:70%,高职高专:74%); 这类社团的活动形式可能较为单一,造成成员参与和互动感偏差。
据介绍,社团活动指被调查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参加过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包括:“学术科技类(如:统计协会、哲学社、英语角等)”、“社会实践类(如:创业协会等)”、“公益类(如:志愿者协会等)”、“社交联谊类”、“文化艺术类”(如文学社、书画协会等)、“表演艺术类(如:演讲与口才、歌舞戏剧、声乐器乐协会等)”、“体育户外类”,一个毕业生可以选择参加多类社团活动,也可以选择“没参加任何社团活动”。
参加社团的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更高
对不同家庭阶层2014届大学毕业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失业与退休”家庭的毕业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比例最低(本科:72%,高职高专:68%)。
这或许是由于这部分群体家庭负担较重,无力参与社团活动;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忙于学习和照顾家庭,对社团活动的认识不足,了解不够。
根据麦可思数据,参加社团活动的毕业生对其母校满意度和推荐度相对更高。具体来看,在2014届毕业生中,参加过社团活动的学生对母校满意度(本科:90%,高职高专:88%)比未参加群体分别高3个和4个百分点,母校推荐度(本科:66%,高职高专:64%)比未参加群体分别高8个和10个百分点。
参与社团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归属感。毕业生离校后,他们与母校关系的维系,除了通过课堂上一起学习的同学,宿舍中一起生活的室友,还有社团这个小集体留给他们的美好回忆。
参加社团活动的毕业生工作能力水平更高
社团活动和学生的工作能力有哪些联系?
麦可思研究显示,在2014届毕业生中,参加社团活动的群体毕业时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本科:54%,高职高专:53%)比未参加社团活动的群体高2个和4个百分点。
参与社团活动的群体的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度(本科和高职高专均为83%)比未参加社团活动的群体(本科和高职高专均为80%)高3个百分点。
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的大学生可能在人际交往、组织及执行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基础,参加和组织社团活动则进一步提升了大学生的执行和管理能力,这对将原本的基础能力提升为工作能力很有帮助。(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