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6日电(李思思 任沁沁)梁思成关门弟子、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姮日前在北京透露,借助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经过对大量档案精细、准确地解读,她的团队对圆明园遗址已完成90%的数字化复原工作。
“走进‘重建’的圆明园”文化讲座日前在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开讲,郭黛姮在现场展示了一张张逼真的电脑技术复原图,带领观众走进了一个“真实再现”的圆明园。
“圆明园移动导览系统”于2012年10月投入使用,即利用计算机把当年圆明园的实景用数字模型建立起来,再通过光学显示,将数字模型叠加到废墟上。目前可再现景区12处。郭黛姮表示,人们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看到“上下天光”“杏花春馆”“方壶胜境”“坦坦荡荡”等多个景区的“真实再现”。
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代人已经无法从中体会到当年的辉煌胜景。而关于圆明园的“复建之争”也持续了近30年,却难获共识。
“谁都不清楚圆明园到底如何,这太可惜了。”郭黛姮说,她曾通过网络就人们对于圆明园的认知程度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答案不外乎两种:圆明园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是帝王骄奢淫逸的场所。
然而,法国大文豪雨果在《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曾将圆明园描述为“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产生的成就尽于此”。
“面对雨果的评价,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再人云亦云地去评价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郭黛姮说,作为一名建筑学家,她有责任将消失的遗产带回当代,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梦幻般存在”的皇家园林。
20世纪末,郭黛姮带领80余位研究人员开始了圆明园的数字修复工程,力图借助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技术,重新“恢复”圆明园的原貌。
从清代的官方文献,到当时皇家画苑所绘制的写景图,再到当代考古发掘的新成果,郭黛姮与她的团队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参考了大量的现场测量数据,始终坚持“用全面的观点发现圆明园”。
在这个过程中,郭黛妲常带着建筑系的学生,依照30年代由中国营造学社绘制的圆明园平面图,沿着土路寻找假山、池塘、石桥等遗址。在她看来,这些琐碎的勘察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如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那么圆明园是用园林造就的一部活生生的社会文化史。”郭黛姮认为,圆明园作为一座皇家园林,其不同时期建筑风格的变化均是中国历任皇帝治国理念和方略的体现。
在郭黛姮心中,“重建”圆明园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才是她多年来致力于该项研究最重要的意义。
“一直以来,学界和业界对圆明园研究仅限于发表相关文章。”郭黛姮说,由于没有办法给大家呈现一个立体的形象,人们自然无法认识到中国优秀文化遗产中所承载的灿烂文明。
“我是一名导游,今天特意请假来听这场讲座。”北京市民姜先生说,很多时候,游客对于历史古迹的认识仅仅来源于传说,这不够全面,也不够真实。“通过数字化技术,人们可以身临其境地看到圆明园的原貌,也有助于我们导游将真正的历史讲述给更多人听。”
郭黛姮一直秉承先生“弘扬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理念,多年的潜心研究使她“对圆明园里每处遗址景点、一草一木都深有感情”。
“有人说,圆明园是个‘舶来品’,其实并不是这样。圆明园中的每个景区都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独特思想,我们应该从更宽广的人文角度去认识这座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皇家园林。”郭黛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