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地方“十三五”规划 应注入“新常态”思维
2015-09-16 00:33:00
 

  原标题:地方“十三五”规划 应注入“新常态”思维

  《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即将登台亮相。如果说“十三五”规划与以往的五年发展规划有什么不同的话,最大的区别是:自从中国经济发展被打上“新常态”标签后,编制“十三五”规划并推动经济发展的逻辑及规律产生了质的变化,特别是在资源要素配置、优化经济结构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尊重市场规律并顺势而为,显得特别重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地方政府在编制区域“十三五”规划时,更应该注入“新常态”思维。

  “十三五”期间应当确定这样一个基本的发展理念:推动深层次体制改革,让制度创新和市场规律释放最大改革潜能,以此推动国家跨越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很显然,“十三五”期间,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会越来越多,改革压力及困难也越来越大。在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虽然需要谋划运筹和努力实施的事情很多,但是最大的忌讳是盲目乱抓、乱了方寸。应当信奉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思路:有所不为有所为。大致看来,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在“十三五”时期努力做好。

  一是速度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的结构比经济增速更重要。从根本上讲,优化经济结构应具备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思维逻辑:尊重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调整投资结构——逐步形成良好的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

  二是中央与地方。地方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应当比中央的更重要。因为各地、特别是县(市)区一级政府,只有遵循中央规划原则、切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规划,务实谋划今后发展,在举措和落实细节上发力,才能够实实在在地引导和指导本地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稳健发展。

  三是存量与增量。从现阶段情形来看,国民经济循环中,相对不好的“存量”规模,比相对好的“增量”规模要大很多。但是,如果增量规模短期内无法较快增长,国民经济运行对社会发展承载力就日显脆弱。因此,渐进地去存量、积极地促增量,是“十三五”期间的一个重要策略。

  四是国有与非国有。一直以来,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发展机会两个方面存在很大的博弈。从支撑国民经济运行及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的贡献有目共睹,只是由于体制惯性和历史性原因,非国有经济才一直处于劣势位置。“十三五”期间,必须加速改变这种不健康的状况,尽可能做到一视同仁。

  五是投资与效率。高层已经把“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原则定调为: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而落实这个发展原则的投资逻辑是:由粗放型投资转化为有针对性的集中发力,大大改善投资效率。从发展趋势来判定,从中央到地方,行政力量可支配的财力和资源将越来越少。这是形成健康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向好条件。没有效率的投资不仅浪费资源,更是会错失良机。因此,在“十三五”期内,要着力改善投资方式、提高投资效益。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经济参考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