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最主要的行为特征是追求创新。熊彼特认为,所谓企业家无非是那些实现经济要素新组合的人,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其作用在于创新,即实现新的组合。实现新的组合包括:开发新产品或某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采用某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取新的生产要素的供应来源,实现某种新的组织形式或组织创新(如建立托拉斯)。奈特认为,企业家是在极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出决策的人,必须自己承担决策的后果。卡森认为,企业家是专门就稀缺资源的配置做出判断性决策或非程序化决策的人。三种定义各有侧重,但其内核都是创新或创新决策。企业家与普通的经营管理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对某些突如其来的事件或全新问题进行处理和决策,即进行非程序化决策;后者是指按部就班地进行日常管理,即进行程序化决策。在非程序化决策中,企业家追求创新乃是一种内在的要求。
企业家追求创新是市场竞争的内在要求。企业家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或获取超额利润的“基本功”或“秘密武器”就是创新。那些总是先人一步,抢占市场制高点或开拓市场空白点的企业家,无疑是“高手”。创新的方式不仅仅是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组织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等也是很重要的内容。
追求创新对企业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市场经济对企业家的要求比对其他许多职业的要求都要高。企业家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扑面而来的非程序化决策中,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站稳脚跟,或获取超额利润,绝非一般人所能为。高超的决断能力要求企业家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较深的阅历、广泛的见识、很强的思维能力、很强的协调和管理能力、较高的信息处理水平和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企业家的才能特别是创新才能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经济学分析中,“企业家才能”与土地、资本、劳动力一起构成生产的四大要素,产品的价值是由地租、利息、工资和企业家利润所组成的。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并不明显,所有者往往就是经营管理者,这与今天的职业企业家有重大区别。那时的经营管理者即资本家,凭借对资本的所有权剥削工人,获取剩余价值;现在的职业企业家凭借自己的脑力劳动获取报酬,即使其所分股份也是凭业绩得来的。有时,企业家之所以获得比工人或者职员高得多的报酬,是因为企业家或者付出了超负荷的脑力劳动和心理劳动,或者以其创新经营管理获得了超常创新业绩,或者因其承担经营风险而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为其赢得了风险收入。所以,在四大生产要素中,最难获得的不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而是企业家才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优秀或成功企业背后都有一位出色的企业家。可以说,一个企业若没有一位好的带头人,要想获得成功是不太可能的。其他三大生产要素要想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通过企业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
企业家的核心职责是追求经济效益。一方面,企业家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的内在要求。企业经营的本质是以尽量少的资源创造尽量多的新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企业家追求经济效益也是企业所有者的基本要求。企业所有者将资产交给企业家经营,目的是使资产保值增值。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途径就是提高经济效益。只有提高经济效益,才能使企业自有资产和净资产稳步增长。企业家要想对企业所有者真正负责,就必须追求经济效益。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