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意识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是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把绿色崛起上升为发展战略。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提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必须加速推进绿色崛起。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要准确把握绿色崛起的实质和内容,凝聚全力推进绿色崛起的高度自觉和广泛共识,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点的绿色崛起新路。
推进绿色崛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崛起的本质是生态文明的崛起。当前我国已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发展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受公众环境意识觉醒和经济结构变化驱动,往往会出现资源环境的拐点,即资源消耗增速下降甚至零增长、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甚至开始改善。从这个意义上讲,现阶段既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期。
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的重塑倒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而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生态优势,大打“生态牌”,借助全球气候变暖等环保议题,意图构建新的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这就要求我们未雨绸缪,主动转型,聚焦调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从发展的内部环境来看,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与日俱增,只有主动顺应群众期待,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才能在江西推进绿色崛起的进程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推进绿色崛起是江西发展升级的必然选择。生态是江西最大的优势,绿色是江西最亮的品牌。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中国科学院最新出炉的《2015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江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由1995年的第20位跃升至2013年的第15位,年均增长率位列全国第二,这充分体现了江西发挥后发优势、坚持绿色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今年上半年,江西GDP、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9%、9.6%、16.3%,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创十年来的最好位次,这是江西推进绿色崛起的一份可喜“答卷”。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江西的生态优势相对脆弱,资源环境也面临较大压力,如果不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的生态优势就可能丧失。近年来,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型业态,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绿色崛起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不要发展,也不是延缓发展,而是强调换一种思维抓发展,推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模式的提升,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这就要求我们摈弃生态与经济对立的理念,凝聚全力推进绿色崛起的高度自觉和广泛共识,抓住“互联网+”发展趋势下欠发达地区“换道超车”的新机遇,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要大力培育生态文明的理念。如果一边高谈生态文明建设,一边却大干快上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一边喊着环境保护,一边却任由非法排污弄脏空气、河流、土壤,那么绿色崛起就会变成一句空头口号。如何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落实到地区发展、企业竞争和个人生活等具体问题上?这要求相关部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推进绿色文化传播,普及生态知识,讲好生态故事,宣传生态法规,营造崇尚自然、爱护环境的绿色人文风尚;引导人们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要践行绿色崛起行动。从“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我们要在筑牢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按照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着力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工业体系、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做好“防、治、建、用”四篇文章,不断巩固和提升我省的生态优势;建立和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实现绿色崛起提供有力保障;开展绿色创建行动,倡导绿色消费、绿色交通等,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点的绿色崛起新路。
(执笔:郭金丰)■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