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牧民帐篷新生活的“九大武器”
2015-08-23 10:26:36
 

  新华网成都8月23日电(记者吴晓颖)八月的川西高原,美得像一幅油画。蓝天白云下,一顶顶帐篷冒着袅袅炊烟,黑色的牛群、白色的羊群散落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

  对广大农牧民来说,过去“一顶帐篷一口锅、一群牦牛四处游”的传统游牧生活充满了艰辛。而新型帐篷和篷内“九件套”的到来,让生活变得便捷而现代。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罗叉村见到索朗多吉时,他和家人正在牧场里忙碌着。搭在草场上的一顶白色帐篷,是他们放牧时“流动的家”。帐篷内摆放着两张折叠床,钢炉上烧着水,便携式卫星电视机正播放着藏语节目。帐篷外,支着卫星接收器和太阳能电池板。

  54岁的索朗多吉是罗叉村的一位牧民,家里养的300多头绵羊是全家7口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时下水草丰美,他带着儿子去远牧点放牧,留下年迈的阿妈和女儿在新建的定居房看家。

  在中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的四川藏区,大多数牧民处于“半定居”状态,一年中一半时间过着“游牧生活”。每年5月至10月,气候温和,牧民们会到自家夏季牧场放牧;从11月到来年4月,大雪封山,他们会回到定居点和一家人团聚。

  “以前每次远牧都让人很头疼。住的是牛毛编制的黑帐篷,透风漏雨,睡觉就在地上铺个毡子,又冷又潮。最难熬的是没有电,手机用不了,好像和外界失去了联系,孩子们都不愿来。”索朗多吉说,现在的帐篷防雨防晒又保暖,是政府给的,不花一分钱。特别是有了钢架床,晚上睡觉暖和多了,关节也不那么疼了。

  索朗多吉口中的这些“游牧新装备”,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组织专家专门为牧民“量身定做”的一套生活用品。除新型帐篷外,还配套了太阳能照明设施、钢炉、折叠床、牛奶分离器、奶渣晒垫、马夹凳、多功能组合架、多功能组合桌、提水袋等“九件套”生活必需品。

  这些物件看似普通,却融入了大量的现代科技成果,细节处更是彰显人性化考虑。以游牧帐篷为例,撑开有20平方米的帐篷是用航空材料制成的,重量为120多千克。虽轻巧却牢固可靠、防水透气,能抗8级风、承受10厘米以上的雪,雨珠滴不下来、蒸汽却能透上去。为了能在坑洼不平的草地上摆放平稳折叠床,床腿还设计了伸缩功能。

  新帐篷、“九件套”是四川着力改善藏区民生,实施惠民工程中的一项内容。几年前,四川藏区有近50万牧民未定居或仅有简易固定住所。为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四川从2009年起实施了“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

  四川省委统战部藏区工作二处处长刘智勇介绍说,政府共计向全省牧民发放了10万套新型帐篷和90万件“九件套”篷内生活设施,在29个牧区县建设了1409个定居点,政府在定居点提供教育、卫生等配套公共服务。从根本上改善了藏区牧区50万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家家有固定居住房、户户有新帐篷。

  “帐篷新生活”不仅提高了牧民生活质量,还让他们逐渐从“游牧”走向“游商”。临近罗叉村的上热尔村,毗邻若尔盖县花湖景区,每到夏季游人如织。一些村民看准商机,将旅游与畜牧相结合,在新帐篷里办起了“藏家乐”。“九件套”吸引了外地游客,不少游客学着用牛奶分离器分离牛奶、晒奶渣,体验现代牧民生活。

  上热尔村牧民三旦木开的藏家乐由两顶新帐篷“主打”,旅游旺季每天营业额有上千元,“一些外国游客不知道牛奶分离器、提水袋这些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演示给他们看后,外国人纷纷竖起大拇指,赞叹我们高质量的现代游牧生活。”

  难掩喜悦之情的三旦木唱起了寓意草原美好生活的《邦锦梅朵》:“草原上的帐篷好像羊羔花一样洁白,这牛羊聚集的地方,是我们牧人欢乐的家园……”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