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盛装”观演是种态度
2015-08-19 01:56:05
 

  关注事件:看歌剧的小朋友

  核心观点:“盛装”不是必须的,但有时它又是一种表达对艺术的态度,是艺术的态度,更是生活的态度。

  因为工作原因,一年起码有一半的日子会在国家大剧院看各类演出,演出看得多了,自然就会“走神”——关注演出之外的各种事情。比如,这两年大剧院看歌剧的观众,年轻观众暴涨,我不止一次在开演前的大厅里,看见身边的小伙子边走边向同去的靓妹炫耀着刚刚了解到的关于这部歌剧的知识。真心不错,现如今歌剧都可以作为讨女孩儿欢心的炫耀资本了,时代真的在发生着巨变。

  还有一个现象也总是让人满心欢喜。走过安检进入水下走廊,两侧的海报如果有芭蕾舞剧的,如果那个芭蕾舞剧是《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堂吉诃德》之类美轮美奂的芭蕾经典,那么海报前一定会不停地有身穿隆重裙装的小姑娘,摆着像模像样的芭蕾范儿或者舞蹈范儿拍照留念。如果是世界级芭蕾舞团带来那些芭蕾经典剧目,那么你走进大剧院的歌剧院时一定会发现,穿着“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小姑娘特别多。每当我的眼睛被这些“盛装”的小姑娘吸引住时,总是在赞叹、羡慕之余,感慨短短几年,时代、社会、生活、观念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仅仅是在几年前,虽然看芭蕾的小姑娘并不比现在少,但“盛装”出席的绝对还是极少数,更多的时候看到的都是住在北京的一家家欧洲人,那时候,我总会感叹他们举家看芭蕾时的“隆重”,感叹人有我无,感叹芭蕾文化的根子在人家那里……我们,似乎只要能够让孩子看到,就已经是开眼界长见识了。

  管仲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过去这么多年似乎都没有真正领会它的意义,似乎仅仅是生活富裕家境殷实了,人们才会懂得礼节和规矩。但从大剧院这些“盛装”的小姑娘身上,我发现“知礼节”更有自我要求的一个层面。首先是今天私家车的普及,让那些不必挤地铁公交的家庭有可能给小姑娘们“盛装”的机会;其次,给孩子“盛装”也让前去大剧院观演的家庭的着装有了更高的自我要求,“隆重”不仅是爸爸妈妈拿孩子在“炫耀”那么低廉,它更是家庭文化活动的一件值得“隆重”的事件。“盛装”,是因为他们认识到所要观看的芭蕾的艺术价值,“隆重”更体现了对舞台上的艺术家们的尊重。

  在今天,艺术普及教育的某些“点”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中山音乐堂每年暑期的“打开艺术之门”的各种夏令营中,竖琴夏令营就非常的特殊,夏令营的老师——国家交响乐团竖琴首席王冠的第一堂课从来都不是演奏,而是教给小姑娘们演奏竖琴应该如何穿着打扮,如何以优雅的淑女气质登台表演。在这里,竖琴的历史和蕴含的文化,要求演奏者的着装、精神气质能够与之完美结合,是音乐的,更是艺术的、文化的。“盛装”不是必须的,但有时它又是一种表达对艺术的态度,是艺术的态度,更是生活的态度。

  李澄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晨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