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拿什么留住“安阳蓝”
2015-08-18 07:15:51
 

  □薛世君

  前几日经过南三环,发现一路上“雨点”频频,工地围墙上的自动喷淋装置,不间断地实施“人工降雨”,工地、道路上的扬尘被淅淅沥沥的水雾“火力压制”,再也无法为灰霾天“添尘加雾”了。这无疑是被“约谈”之后,郑州向污染空气“宣战”后的“战果”之一。

  与郑州一样,安阳在找回蓝天的路上也是蛮拼的。日前,央视新闻联播就聚焦“安阳蓝”,在挂牌督办半年后,央视记者回访安阳,安阳市空气质量已从过去省内倒数上升到前三名,蓝天数量同比提高了29天,用200天的时间实现了蜕变。

  不管是郑州“约谈”压力下的励精图治,还是安阳200天找回蓝天的脱胎换骨,抑或是此前的“奥运蓝”、“APEC蓝”,都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只要下劲儿,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找回蓝天也不例外。或许,审视和梳理郑州和安阳的治污举措,并常抓不懈,让蓝天白云成为日常风景,让优良天气成为家常便饭,才是广大市民最乐见的公共服务成果。

  召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动员千人大会、书记市长“包天到人”治扬尘、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家咨询组、学习石家庄治霾经验、严管各拆迁及建设工地、加大对黄标车的查处和淘汰力度、管控违法超标排污企业……郑州拉开的,是“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的架势,“退无可退”之下,擂响的是“争分夺秒、拼尽全力”的战鼓。而安阳之所以能用200天重现“安阳蓝”,据《新闻联播》的总结,背后是最严环境制度的支撑,是从监督企业到监督政府的转变,强化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通过追责、关停逼迫污染企业升级改造、消灭污染源等举措,让企业“换了一种活法”,从而推动蓝天工程。

  痛下决心,突击治理,“快马加鞭”下固然能“立竿见影”,但空气如影随形,我们每一天每一秒都在呼吸,只要治霾有懈怠的“间隙”就会有污染的可能,非建立长效机制治病除根,不足以留住蓝天。

  日前有媒体报道说,郑州多家碳素、耐火材料企业也被环保部监察部门点名批评。比如石墨碳素制品企业中多家企业存在偷排偷放问题且情节恶劣;再如耐火材料企业多数规模小、工艺落后,且未实施煤改气。“偷排偷放”是病症,但“工艺落后”才是病根。安阳县的鑫磊焦化也曾因夜间偷排被责令停产,但企业负责人认识到靠应付不能过关,靠污染省钱更不是出路,遂决定一次性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污染物回收的升级改造,从根本上转型。很显然,创新工艺、技术改造、产业升级才是企业治污的关键所在,查处“偷排偷放”治标不治本,唯有让企业生产“绿色”起来,天空才能彻底“蓝”起来。⑧5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河南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