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下午,成都不少苹果手机用户突然收到短信:“北川发生6.0级地震……”不少人接到短信后赶紧避险,然而几十秒后,震感却并未如期袭来。不久,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这是位于成都的科技企业——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以下简称减灾所)系统误报所致。不料,减灾所却否认自己摆了乌龙,称这是一次有计划的“演习”。
虚惊:北川未发生6.0级地震
网友蒋先生告诉记者,他的手机安装了地震预警APP,去年有过几次地震都成功提前预警,所以他对这次预警深信不疑,还第一时间在微信群里进行了发布。
但几分钟后,闹麻了的微信群里却没等来北川真的发生地震的消息,有朋友就取笑蒋先生“乱造谣”,这让蒋先生有点委屈。
随后,很多人开始查阅国家地震台网和四川地震台网的实时监测数据,证实当天下午那个时段,四川境内并未发生过一次地震。一些网友当即提出查查是谁最早发布了这个消息。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官方微博的一条消息,将大家的指责引向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该中心认定,下午部分网民手机接到的北川6.0级地震预警信息,为成都高新减灾所预警系统误报所致。
强调:预警不能由企业发布
针对国家地震台网中心这个官方机构的发言,作为一直做地震预警研究的民间机构——成都高新减灾所不干了,否认是系统误报,而是一次有计划的演习,并指责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微博小编“你错了”。
是误报还是“演习”?这两家从事地震科研工作的机构在微博上有不同的说法,引来不少网友围观。减灾所说,他们于15:49和17:47对手机用户进行了不提前告知和提前告知的测试演习,目的是为了提高手机地震预警用户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基于地震预警的避险能力,并研究民众在突发大震时的应急响应情况。而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则强调称“鉴于误报地震极易引起社会恐慌,地震预警信息应该由国家统一发布,不能由企业或者个人发布”。
专家:地震预警法律界定模糊
今年5·12防震减灾宣传日现场,四川省地震局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将力争出台《四川省地震预警管理暂行办法》,推动防灾减灾事业健康发展。
地震专家在现场告诉记者,地震预警和预报预测是两个不同概念。公众对地震预警信息十分敏感,地震预警信息处理稍有不当,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混乱和人员伤亡,或者造成发布地震预警的政府相关机构的信用损失,引发公众不满和对后期地震预警的不响应。
目前,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已列入四川省防灾减灾规划重点项目,一些社会科研力量也参与到预警研究和实践中。《四川省防震减灾条例》规定,四川省内地震预报由省政府发布,但是对地震预警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
对话减灾所王暾博士:
为何设定6级?
高震级能获取更准确数据
既然是“演习”,为何设定6.0级这样比较中强的破坏性地震震级?华西都市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减灾所的王暾博士。
他说,这次在手机用户渠道测试,以前三点几的小震几乎不会引起用户关注,也就无法搜集到更准确的预警反馈信息。因为川滇地区近年来余震比较多,他们的预警系统在四川地区普及程度比较好。不过,四川地区已有很长时间未发生地震,他们这次选择暑假时间,设定一次比较高震级的预警演习,一定要引起关注和紧张,这是必要条件。“这次地震预警演习,减灾所收到了广大手机地震预警用户的积极反馈,这为我国进一步研究地震预警的社会响应情况积累了大量实际数据,初步的研究成果将于近日公布。”王暾博士表示。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