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末,尕布龙(左三)在黄南藏族自治州下乡调研(7月22日翻拍)。 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风气坏了是大事”
熟悉尕布龙人都说,他对自己、对家人、对身边人,要求太严了。
尕布龙同村乡亲、海晏县哈勒景乡永丰村原党支部书记尕巴回忆:“2001年,沃卡阿吾(蒙古语:老大爷)尕布龙要去北京一趟,他叫我去西宁帮他收拾行李。走进房间,我眼睛湿润了:他总共只有两套外衣,一双七十年代的老式皮鞋,衬衣领子、袖口补了好几回。”
尕布龙一生没有亲生儿女,老伴花毛1962年就因病致残,1979年下肢完全瘫痪。
尕布龙养女召果力告诉记者:“我母亲的所有治疗费用,父亲一直都自掏腰包,不占公家便宜。为节省费用,从1979年在西宁做完手术,到2002年去世,母亲一直都是在海晏老家休养。”。
如今,召果力的户口依旧在老家海晏县哈勒景乡永丰村,养子尼玛才仁则是青海大学一名普通职工。
1992年,小外孙女达什姐莉由于上小学,来到尕布龙身边。原以为可以“享福”的她,第一天就被外公当头泼了盆冷水。“晚上外公就让我自己洗衬衣,我特别不愿意,当时就哭了。”达什姐莉说。
然而,达什姐莉的“磨难”还不止这些。小学三年级开始,自家“牧民店”里晚上洗碗的任务由她“包干”;从初中开始,每隔半个月,她还要和母亲召果力一起清洗“牧民店”里的被褥。
“长期耳濡目染,我从小就明白,我是牧区的孩子,不该在吃穿上和同学攀比。就凭自己学习好、人缘好,就可以和大家愉快相处。”达什姐莉说。
2006年,达什姐莉大学毕业。在尕布龙一再坚持下,她离开了生活十多年的省城西宁,回到了家乡海晏县基层牧区工作,如今已在那里扎根,有了自己的家庭。
曾担任尕布龙司机的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干部杨杰回忆,尕布龙下乡,在哪里吃饭都要付钱,而且总是付三份,算上司机和秘书。“尕布龙同志经常教育我们,这不是一顿饭的问题。如果人人吃饭不给钱,就会‘吃’坏风气,风气坏了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