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又见滦河源
2015-08-03 08:00:12
 

  夏日的夕阳将丰宁大滩镇孤石村小古道口的河滩草甸涂上一层金辉,从远处山谷间蜿蜒流淌出来的滦河源头溪水波光粼粼,清澈透底。虽然是第二次探访滦河源头,记者仍然倍感激动和亲切。32年前,举世瞩目的引滦入津工程让这片青山秀水与数百公里之外的天津市结下了不解之缘。环顾四周,这里的山依旧那样绿,树依旧那样多,空气依旧那么清新。

  “为保护水源涵养地,建立京津生态屏障,丰宁千松坝林场1999年在此设立滦河源工程区进行生态治理,共完成人工造林12万亩,封山育林0.7万亩。如今,滦河源头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林场副场长何树臣告诉记者,“过去由于当地村民过度放牧和生产活动而导致水土流失,滦河源头季节性断流现象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是一年四季流水不断。”

  的确,记者看到远处山脚下被一道长长的金属围栏护住的山林便是源头核心保护区,那里未经许可禁止一般外来人员和牲畜等进入。数据显示,16年间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沙尘天气由15天减少到两天。

  当地政府大力实施的退耕还林和禁牧政策一度让农民遇到转变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困难,但是也让农民在生态环境改善中受益匪浅。土生土长的大滩镇干部薛有岭介绍说,“滦河源头大规模植树造林,改变当地过去经常干旱的局面。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吸引游客纷纷前来游玩,带动乡村旅游业快速兴起,为农民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渠道。”怪不得来的路上发现农民新建住房比前两年多了许多,还有不少农宅挂上了“农家院”招牌。当地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有的村民发现有牲畜误跑到保护区内便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

  近年来,为京津水源保护作出牺牲和贡献的丰宁人民虽然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经济还是落后了许多。何树臣诚恳地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下,希望津承两地加强合作,在探索通过生态补偿和生态共建机制来逐步解决区域间不平衡和协同发展问题方面,尽快取得突破进展。”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天津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