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在下曾写过一篇小文,题目为《创作晃悠,评论胡抡》,其所针对的,是当时正流行的“身体写作”等等花里胡哨的新名词,以及只能沦落到地摊的“经典大作”,之所以把评论也给捎上了,是因为我有点儿看不惯某些所谓的评论家,动辄抡起大棒子专找名人下手,弄些个泼妇打架般的“酷评”以夺人们的眼球儿。时间虽然只流淌了十多个光阴,但当年的那些热闹,无论是晃悠的还是胡抡的,仿佛都已灰飞烟灭,看来,时间真是最好的裁判啊!
其实,我对好多文艺现象,均抱着宽容平和的态度,有些作品,愿意看就看看,不愿看便撒手闭眼。我从来就不相信,几部上不了台面的狗屎作品,就能把已经航行了几千年的民族大船给掀翻了。但我也不避讳,我们的文艺创作——包括文学、绘画、书法和影、视、歌等,的确出现了某些问题,这当中,我觉得文艺批评是难辞其咎的。
我们不能将文艺批评的功能夸得太大,可我们希望它是正常的、健康的。前些天看了一篇文章,就是谈文艺批评的。这篇文章首先肯定地说,当前的文艺批评处在一个正常的位置。那么是如何处在一个正常位置的呢?文章接着解释:近年来,认为凭借批评家热捧、炒作,便可以使一部作品、一个作家走红,事实上是不现实的。今天,由于文化产品市场化的介入和喧嚣,文艺作品前景的主动权、创作者利益的获取途径,已经由过去的批评家说了算,转而变成由媒体说了算,由出版方、制片方、策展人、文化公司说了算。文艺批评的功能应该是分析作品内质,分析创作者的优长与局限,并对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给出说法、提出意见,但现在,人们更期待自己的作品上新闻标题,成为某种现象的代表作,鲜有人耐心等待一个批评家去认真评说,而是希望一群批评家集体定位并使之成为话题。于是,研讨会多了,评论文章反而少了,作家对作品名字上报纸新闻版的愿望甚至高过对专业版面上条分缕析的期待……
在下可能真的是越活越愚,颠来倒去地将这段文字读了好几遍,也没整明白这位高人所说的文艺批评到底正常还是不正常,于是不想再读,不然我也会被搅得一脑子糨糊,变得不正常了。我不想说那些引经据典实则空无一物所谓学术上的文艺批评,这篇文章后来也谈到人们不想读不爱读这样的批评。为什么呢?实际上很简单,首先是学养问题,其次是文风问题。在下因工作关系,时常参加各种文艺研讨会,一听到这样的评论,整天失眠的我睁睁眼睛都费劲,还不如去听那些能把活人吹死、死人吹活的更有趣儿。
若要我说,文艺批评回到正常的位置,无非是三个字:讲真话。有学问的,多讲些理论也无妨,文艺批评本来就应该很理论,但理论终归还是要为作品服务,为社会服务。说了一大车真理论,轮到谈作品便不知所云了,说好听点儿那也是辆破车。现在有些作者是不愿意听真话,怎么办呢?你就绕着弯儿地讲,总之最后说的仍是真话。即便是谁都习惯了真话,说白了,也只是正常文艺批评的开端和初始阶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