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厂家主动降价为何难给经销商减压?
2015-07-27 05:47:22
 

  慧眼看车

  今年,国家经济形势逐渐步入新常态,受经济影响较直接的汽车市场也从高速增长转入微增长。面对多方压力的冲击,经销商背后的汽车厂家一改往年幕后操作的局面,主动挺身宣布降价,以上海大众为首的多家主流车企价格集体下探。然而,降价至今已三个多月,但并未使终端销量得到有效提振,经销商面临的形势仍然不乐观。

  自从4月5日上海大众宣布下调旗下多款产品销售价格后,长安福特、北京现代分别通过减免购置税和免息贷款等跟进降价,随后上海通用也在5月12日宣布下调旗下40余款产品的售价。目前,多个品牌在市场上的优惠已经接近历史最高点,但销售方面还是难以打开局面。

  降价后为何并不能真正为厂家和经销商打通解困的渠道呢?经销商亏损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高库存,压库及价格倒挂问题仍是目前厂家和经销商矛盾的焦点。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15年6月库存预警指数为64.6%。很明显,经销商的高库存现象并没有在官降之后的两个多月内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降价促销仍不足以救市的情况下,调整产销目标、优化经销商考核标准可以成为厂商自救的手段。如果不在产销规划上做改变,适当地对销售结构布局做出调整的话,厂家与经销商的矛盾还是会加剧,并不会因为官降而消除。目前,除了上海大众仍然坚守年200万辆的销量目标外,多家车企已放弃此前的销量预期,不少品牌已经开始减产。厂家应谨慎排产,经销商也应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适时调整进货,根据市场销售情况确定库存量,不然的话经营的压力是得不到缓解的,还有可能会加剧。

  尽管今年厂商压库的行为已经有所减轻,但这种惯性仍然存在。在市场需求放缓的时候,如果厂家仍把大量库存转嫁到流通领域,就将导致经销商因背负大量库存而导致的资金链断裂、经营环境恶化和财务费用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陷入严重亏损的局面。

  厂家降价显然不是解决经销商困局的唯一手段,这样的举措在市场终端方面的作用远远不够,厂家无法从根本上解除经销商的生存压力。如果厂家降价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帮助4S店承担部分折扣费用,可能会更有实质意义。不仅如此,要解决经销商面临的困境,厂家就不能再强行向经销商压库存,不能再允许价格倒挂现象横行,当前奉行的一些销售奖励政策也应当加以修改,此外,厂家还要适度放权让经销商自主经营。在车市整体放缓的大环境下,如果厂家政策合理的情况下,经销商也应该尽快止损,加强店面的资产轻量化,强化店面的财务管理,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拓展相关业务,多方创新以平衡收支。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南方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