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扶持成果显现,为戏剧和影视繁荣夯实人才基础 青年编剧项目“催生”优秀剧作家
2015-07-18 02:49:55
 

  ■本报记者 钟菡

  剧本是一剧之本,编剧年龄断层大,编剧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中国戏剧和影视业发展的“短板”。除了“急救”式的人才短期培训,更需要切实长效的培育扶植体系。为进一步加大对青年创作人才、尤其是舞台剧和影视剧编剧人才的扶持力度,促进青年编剧人才的健康成长,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自2013年起推出青年编剧资助项目以来,已资助了43位青年编剧的55部作品,其中5部作品成功上演,还有7部舞台剧和2部影视剧列入排演和拍摄计划。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委宣传部关心支持下设立的青年编剧扶持项目,就是帮助那些默默耕耘、热心投身编剧事业的青年人才。这是一个孵化工程,通过这一平台孵化好作品,催生优秀青年剧作家,为戏剧和影视的繁荣夯实人才基础。

  提供实实在在的平台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青年编剧项目瞄准青年编剧群体。凡具有上海籍户口或取得上海市居住证的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公民创作的项目,以及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外省市公民为上海创作、反映上海内容并具有上海特色的项目,均可申报。获得资助的项目给予五项扶植措施:给予一定数目的剧本创作资金; 一对一配备导师辅导;剧本集结出版; 举行剧本朗读会,向文艺院团推荐剧目;项目落地配套资助,也就是对于排演或拍摄青年编剧项目入选作品的院团或影视公司,还会给予配套落地资金,以促成上演和放映。

  “青年编剧项目给一些热衷戏剧创作、又有一定才华的青年剧作家一个实实在在的平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说,他同时也是这个项目的导师之一。青年编剧项目资助的都是尚未崭露头角的青年编剧,他们有些是上戏在读或毕业生,有些是业余作者,也有一些是院团编剧,共同特点是已经完成了前期准备,但作品没有机会演出,无法得到社会认可。上海戏剧学院创作中心主任陆军认为,青年编剧扶持项目减少了人才成长的波折,催生年轻编剧脱颖而出。

  坚持取向又鼓励大胆创作

  青年编剧项目对作品的孵化是从“毛坯”开始的。经专家评审遴选出资助剧目,通过评委会聘请项目导师,再由导师对作品全程跟进,一直到最后落地验收。基金会为青年编剧聘请的导师都是业内著名的、有成就的编剧、教授或评论家。陆军最近正在辅导的申报项目,是一位青年编剧十年前读研期间创作的作品。陆军说:“为了打磨剧本,我跟他来回的邮件已经有七十几封了。 下转◆5版  (上接第1版)作为导师,指导这种项目会比短期研讨会更加负责,不仅是对基金会负责,也是对上海戏剧的未来负责,投入的精力会更多。”

  “细节决定成败”。青年编剧项目对于导师的选择非常慎重,项目负责人介绍,聘请的导师不仅有艺术上的造诣,在艺德、艺品上都经过长时间的历练,他们的带教,不仅能让年轻剧作家从艺术上有长进,也对他们的艺德有耳濡目染的影响。申报项目的青年编剧有现场阐述的机会,“他们的修养、性格都会通过阐述表现出来,大家对青年剧作家会有感性、直观的认识,也有助于相互间的交流和辅导。”毛时安特别指出,对于青年剧作家和他们的作品要客观公正对待,一方面要给与热情的鼓励,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另一方面又要切实指出不足,“要做到鲁迅先生讲的,既不要捧杀,又不要棒杀。”

  作为政府的资助平台,最终获得资助的是否都是“主旋律”作品?项目负责人表示,在项目选取时,评审专家坚持一定的价值倾向,又允许青年人创新,鼓励青年人解放思想、大胆创作。毛时安介绍说:“之前有部申报的作品揭示了生活中的一些阴暗面,但我们也让他入选了,导师可以和他一起切磋修改,如果因为不是‘主旋律’就否决,就不是百花齐放了。我们希望年轻人在创作作品时思想能更解放一些,在创作上有更多探索。”毛时安认为,这些剧作家跟专业人士最大的不同是,他们更接近生活,少了许多条条框框,“他们当中也有一些人本来不在这个行业里,他们的作品天马行空,没有拘束,有时也会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

  更重要的是激励出好作品

  不少专家认为,青年编剧项目除了扶持剧作家完成作品,更重要的是发现人才,让一批有潜力、有才华的青年编剧建立自信。“一个青年编剧获得项目资助后,自信心马上就起来了,这就会激励他们写出好作品。”陆军说。

  上海滑稽剧团编剧夏天珩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编剧专业,大二时就在写剧本,他说:“我之前主要写话剧,毕业时只有滑稽剧团招人。尽管进了滑稽剧团做职业编剧,但剧本一直没有演出机会。”第一次申报青年编剧项目时,夏天珩一口气报了三个,“当时也没想太多,有多少报多少,没想到通过了两个。”其中,话剧剧本《触底反弹》已经进入排演阶段,不久将与观众见面。滑稽剧团对夏天珩也给予了重视和关心,剧团领导亲自参加了他的剧本朗读会,并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为滑稽剧团创作滑稽戏剧目。在金山区文化馆工作的高文婷也毕业于上戏戏文系。在高文婷看来,文化馆的工作与自己学习和擅长的不很一致,她说:“学校里学的东西丢掉了觉得可惜,我还是渴望从事专业编剧,基金会给了我动力。以前我站在门外,现在有一只脚已经进来了,将来也许会有勇气把另一只脚也伸进来。”如今,高文婷于2013年申报的话剧剧本《天堂KTV》已经成功演出。她发现,许多青年编剧项目的申报者都是戏文系的师弟师妹,越来越多的青年编剧人才通过青年编剧扶持项目的渠道,实现自己的理想。


编辑:小微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