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专家彭晓春认为:中山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从省里获得的专项保护资金较少,需要严格保护的生态资源比较宝贵,不需要补偿的区域多于需要补偿的区域,而前者的经济实力又远远超过后者,这样就形成一种横向补偿的内生型动力,有类似状况的城市大多位于珠三角地区。而像河源,大部分地方都是需要生态保护和亟待补偿的,这就应该以纵向补偿为主,通过省的层面调配资金保护当地的生态。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江河跨行政区域生态补偿中,如果多个流域的下游都聚集在一个地区,那么全部靠单个的下游地区补偿多个上游地区,也可能会造成补偿压力过大的局面。
此外,专家提出,像珠海那样全市多个区域向一个区域集中补偿,则可以前期采用纵向为主,逐渐加大横向比例的做法,更有利于平稳推进。而将补偿金额与环境达标状况、保护责任履行程度相挂钩来评价,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的做法,一方面对受补偿地区是一种督促,另一方面也是对出资地区的一种回馈。
中山大学博士肖明新表示,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还难以自动普遍开展,先行探索地区可以从激励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救济机制等方面突破予以推进。
中山市五桂山区办事处相关负责人提出,除了资金上的补偿,当地也寄望于更为长效的“造血”扶持,例如在发展环保产业、服务业、文化创业产业等方面出台一些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