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发掘的战国晚期至南越国初期的陶牛。鼻子穿孔,表示那时候人类已经驾驭牛用来耕作。
现场发掘的战国晚期至南越国初期的陶碗。
现场发掘的陶片瓷片。
流溪河上游惊现先秦、两汉遗址306处
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的绳纹、曲折纹印纹陶,春秋时期夔纹陶片,战国晚期至南越国初期的陶牛、陶碗,乃至明清时期的青花瓷、釉陶片……昨天,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良口镇碧水新村流溪河调查工作站,向媒体现场展示了历时1年对流溪河上游先秦两汉遗址群考古发掘的工作成果。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黄丹彤
据了解,作为2014年广州五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流溪河上游先秦两汉遗址群考古发掘的田野调查工作已经全面完成,调查取得了突破性收获。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室主任张强禄介绍,从发掘的文物可以推断,本次考古发掘发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分为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共5个阶段。专家们认为,本次“遗址分布的密集程度超出以往对该地区的了解和认识,极大丰富了珠三角地区考古学文化遗存的资料”。
本次调查是为了比较全面掌握流溪河流域地下文物资源埋藏情况而进行的一次主动性科研调查。记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和2012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吕田盆地、安山盆地进行过两次考古调查,发现一批先秦文化遗址,加上已发掘的狮象岩遗址、横岭遗址,初步掌握了流溪河上游地区早期遗址的分布规律。
一年调查新发现各期遗址计340余处
主办方公布,2014年6月~2015年5月,基本完成从化区流溪河流域文物资源考古调查,在从化流溪河流域(包括莲麻河、潖江河)共计新发现各期遗址共计340余处,其中先秦两汉时期遗址共计306处(吕田镇46处,良口镇53处,温泉镇121处、江埔街55处、太平镇20处、城郊街6处、鳌头镇5处),使该区域内早期遗址数量由原来不足20处增长了近20倍。遗址主要集中于几个大型的河谷平原和盆地内,占比超90%,多位于河谷、盆地边缘的缓坡台地和低矮山冈上,仅少量分布于低地平原上。新发现地上墓葬13处,古建15处和少量碑刻、摩崖石刻等。此外,还试掘了一处明代窑址,发现阶级龙窑一座,出土大量瓷器标本和垫饼,填补了从化区域瓷器考古的空白。
本次调查发现的古遗址、墓葬等文物资源和已调查区域在1:10000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标注,为未来文物保护和城乡建设提供翔实依据。
考古学遗存包括5个阶段
本次考古发掘发现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分为前后发展的五个阶段,具体如下:1.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以绳纹、曲折纹等印纹陶为特征,夹砂灰陶为主,陶质坚硬,少量夹砂灰、黄软陶,可辨器形以圈足壶、罐为主,少量尊、器座、纺轮等,还采集一些石锛、石斧、箭镞、砺石、穿孔石器等。2.春秋、战国早中期:以夔纹陶、重菱形纹、方格纹陶片为特征,泥质或夹细砂硬陶为主,灰陶、灰褐陶居多,可辨器形有各形制罐、瓮、簋、豆等。3.战国晚、秦汉时期:以米字纹、方格纹陶片为特征,泥质或夹细砂硬陶为主,灰陶、灰褐陶居多,可辨器形有各形制罐、瓮等。4.唐宋时期:以器表施黑衣陶片、青瓷器为特征,陶器可辨器形以大型的瓮、罐为主,青瓷器多为碗等,分布较广泛。5.明清时期:以青花瓷和釉陶片为特征,遗物分布广泛,与现代聚落分布情况相同。
在本次发掘的文物中,有一件战国晚期至南越国初期的陶牛。有趣的是这件陶牛两眼有神,栩栩如生,仔细观察还可以看见牛鼻子上穿了一个孔,专家解读,这表示那时候人类已经驾驭牛用来耕作。
极大丰富了珠三角考古学遗存资料
据介绍,2014年12月20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邀请北京大学赵辉,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何斌、邓宏文、尚杰、李岩,广东省博物馆魏峻,中山大学姚崇新、金志伟等专家学者,召开了专家论证会,与会者听取了流溪河流域文物资源考古调查成果汇报,对考古调查和试掘所获文物标本进行了观摩和分析。专家们认为,本次“遗址分布的密集程度超出以往对该地区的了解和认识,极大丰富了珠三角地区考古学文化遗存的资料。”专家组组长、北京大学赵辉教授认为“本次调查发现遗址数量多,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调查积累的丰富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专家们建议,对重要遗址进行复查、试掘和勘探,以确认遗址的性质、遗址的面积、遗址的文化层堆积情况等,在田野调查工作结束后,尽快开展调查资料的整理,报告的编写和出版工作,并形成系统的未来保护意见。
小知识:流溪河
流溪河属珠江水系北江支流,发源于广州市东北部的从化区吕田镇与龙门县交界的桂峰山至大岭头一带,从东北到西南流贯从化、花都、白云区,全长157公里,其中从化段河长113公里。流域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