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说,儿女培养妈妈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意义何在?
秦奶奶、秀英奶奶刚开始并不是奔着赚钱、当作家去的,她们是因为丈夫去世,生活突然没有了中心,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困境。做母亲的,很难有自我表达的机会,当孩子都长大了,当丈夫去世了,她如果不被鼓励做自己,她的世界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幸运的是,她们的儿女是搞文字工作的,比一般人更早地意识到创造性工作对人的精神的激励作用。母亲曾经用苦难、坚韧、朴素的智慧养育了儿女,现在儿女反过来帮助母亲挖掘积攒一辈子的故事和智慧——这是一种精神反哺。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鼓励父母写自己的口述历史。有的儿女说,我自己还不会写呢。其实不一定是写作,也可以画画,可以录音。现在手机录音多方便呀,周末子女可以帮忙做一些文字整理工作。社交网络这么发达,孙子孙女也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建立自己的自媒体。
我们很少真正去体会母亲的独立人格和存在价值,很难真正深入了解母亲的内心世界。通过这样一种工作,我们可以了解老一辈平凡又丰富的心灵史。
短短几十年,我们的子孙已经很难理解物质匮乏时代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了。中国母亲的智慧光芒是在悲苦的生活中磨砺出来的。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温饱无忧之后,不可避免要面临精神孤独的问题。人口快速流动,传统大家庭解体,我们不再有古人所期望的子孙绕膝、三代同堂的晚年生活,如何解决精神困境?儿女的陪伴、社会养老是一方面,同时要鼓励老年人不断学习,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整理人生智慧,给家族留一份记忆,给社会留一份精神财富,也给自己和他人送一份心灵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