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类似问题不能年年问政年年有
2015-07-08 15:43:16
 

  湖北日报讯 □ 本报评论员 李琼

  武汉电视问政近日再次启动“期中考”,第一场13条短片被直接端上台面,聚焦“办理群众投诉如何及时到位”问题。

  电视问政已经不是新鲜事。从2011年的治庸问责开始,武汉的电视问政已经进行到第8次。从不留情面曝光问题、不留余地直接追问的问政形式,到脸红出汗、尴尬回应的问政场景,很多人都不会再感到陌生。

  与此同时,另一种“熟悉”也在慢慢生成:去年是东湖落雁岛景区出现违建餐厅,今年是江夏区美院coast别墅出现违法搭建;2013年是武汉化工区焦沙路建成半年不到再次维修,今年是青王路“终于开始修整了,可沿途司机却要戴口罩了”;今年1月是民生热线、区政府值班电话个别关机、处理流程不熟,现在是“市长热线凌晨之后成摆设”;2011年是新建小区“出行难”,而如今是新建小区“上学难”……把历年曝光的问题串连起来就会看到,虽然具体的时间地点不同,但很多都是似曾相识的熟面孔,属于可以“合并同类项”的对象。

  电视问政是用来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风格麻辣、问题尖锐属于表象,目的都是为了让问题不容回避、让承诺“搭白算数”,推动有效监督、立行立改。但什么才叫解决了问题?如果仅仅限于“发现一起解决一起”,出现一个应对一个,我们能不能心安理得说问题已经解决了?如果类似的问题“按下葫芦浮起瓢”,一再在电视问政中反复出现,市民还能不能对治庸问责保持恒久的信心?如果电视问政永远在类似的问题中重复循环,它还能不能走向纵深、取信于民?

  当然,这种重复不是问政的问题,而是治理的问题。这里的违建拆了,那里的违建又冒出来,就是说明只拆了违章的建筑,没有拆掉违章预防和治理上的失职根源;这里的路修好了,那里的路又坏了,恰恰表示破损的路虽然补上了,但公共设施质量监管和日常维护上的漏洞没有补上。

  当然,我们更不是要求电视问政只图“新鲜事”、不管“老问题”。相反,“老问题”问政多年后还在反复,更是不能回避,不能容忍。类似问题的每一次重复,就是一次大声的提醒:我们解决了表象但痼疾未除,我们看到了病灶却没有挖掉病根。“年年问政年年有”,就是韭菜割了一茬长一茬。渎职失职问题、工作作风问题,固然应当从具体的事情抓起,从一个一个问题切入,但越是常出现、多出现、反复出现的问题,越要究其根源、由标入本。如何让老百姓看到彻底解决问题、杜绝反弹的决心和行动,这应当是电视问政走过四年以后提出的更深层次问题。


编辑:小微

来源 | 湖北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