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西城邀居民支招社区养老
2015-07-07 03:02:39
 

  本报记者 巩峥 通讯员 刘辰

  西城区政府的常务会议室,近日召开了一次不同寻常的会议。除去分管民政的副区长还有区民政局的副局长,剩下的30位参会人员都是辖区居民。“今儿个把大伙儿请来,是想听听大家对于养老的心里话。以后区里该在哪方面多努力,各位多提提意见。”主持人开门见山,会议这就开始了。

  年内养老床位达到3000张

  与以往的政府常务会流程一样,先由主管委办局负责人介绍情况。“给居民们做汇报,一点不能马虎,语言上也得注意通俗,多说干货,说实在事。老百姓心里自有杆秤。”西城区民政局副局长赵巍坦言。

  赵巍介绍了西城建设区级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的最新进展。位于广外红莲北里的这处项目,目前已通过市规划委评审,正在办理立项手续。项目配套建设300张以上床位,预计投资4亿元,成为“养老、服务、管理、示范、培育”五位一体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此外,位于回龙观的回迁安置养老机构项目,西城区发改委已与昌平区国土局办理完相关手续,力争年底前实现开工……年内,西城将实现拥有养老床位3000张。

  居民孙红娟边听边记,不时还与一旁的居民吕妍交流几句。待赵巍汇报完,居民们的意见也都条分缕析落在了纸面上。

  “家门口提供好服务是关键”

  轮到居民发问了。谭道亮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对于养老难题感触颇深:“咱西城没地儿,区政府建养老机构,挺难;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不易。可我看来,以后主要还得靠居家养老。”

  谭道亮的看法有可靠依据:“刚才的汇报中也说了,去年底,西城区户籍老年人口已达35.7万人,占户籍人口数的25%。35万老人,3000张养老床位,哪儿够啊?”他说,缺口客观存在,况且好多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儿女也不答应,好像自己不管爹妈了似的。

  这话引起不少居民的共鸣,大伙频频点头。谭道亮接着说,话说回来,还是在家门口给老人提供好服务是关键。

  主管民政的西城区副区长杜黎彬放下笔接过话茬:“您说得对。去年,我们建成16个街道级养老照料中心,今年,西城区还要再增建14个养老照料中心,力争实现每1平方公里居住区都有一个养老照料中心。今后,就要发挥照料中心对社区托老和居家养老的辐射和拓展作用,实现机构、社区和居家三类养老服务相互依托、资源共享、协调发展。”

  “文化养老不能忽视”

  居民石秀荣又提出了新问题:养老不光是照顾吃喝,心理慰藉、文化需求也很重要。话音刚落,宋连芬、赵修春、赵玉洁等居民便纷纷附和。

  “这确实是个新课题。”赵巍答道,区民政局正在做相关尝试,目前已开通了2条区级、15条街道老年心理咨询热线,按照制度、人员、设施、流程、服务五个规范的标准,打造15个街道的老年心理关爱服务站,还培训了600名经过考核的心理援助志愿者,在社区托老所等老人聚集的地方开展心理关爱服务。

  “对于您提的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问题,您看这样可不可取?”赵巍说,民政局计划充分利用起全区15个街道全都有的文化站、数字影院及街道图书分馆,给老人提供空间、活动项目;此外,老年大学也准备开设国画、书法、电脑、瑜伽等46个教学班……

  讨论一直持续到正午,副区长杜黎彬的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好几页。他说,为百姓服务,就要从百姓的角度出发,多多听取意见。今后,西城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会更加丰富多彩。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来源 | 北京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