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贵州千年古镇的“旧貌换新颜”
2015-07-01 08:54:58
 

  新华网贵阳7月1日电(记者杨洪涛)“去年全被洪水淹没了,损失惨重。今年6月初的降雨量是去年的2倍,但几乎没有任何损失。”思南县大闸蟹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勇指着塘头镇关中坝一片田地对记者说。

  思南县地处贵州省东北部,位于武陵山区乌江之滨,素有“黔中首郡·乌江明珠”美誉。这个县的塘头镇,因其四面环山,中有良田万亩,形如小盆地、状如大山塘而得名,是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古镇。

  “老天爷下雨就淹,出太阳就旱。”这是多年来思南县的真实写照。

  虽然有乌江贯穿思南县境内,但由于乌江切割较深,加上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明显,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十分严重,长期制约着思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世世代代居住在乌江中下游两岸的思南县各族人民深感“水资源匮乏”的苦味,常年对着一泻千里的乌江水兴叹。

  “思南本土水资源和外来的水都非常丰富,但缺乏骨干水源工程支撑,江河水资源利用难度大。”思南县副县长安德琼坦言,以传统种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思南县塘头镇更是如此。

  然而,山区现代水利工程的实施打破了这一困扰多年的难题。

  “今年没有受灾,完全得益于新修建的山区现代水利工程。”张勇说,2014年,思南县发生洪涝灾害,关中坝片区3000多亩田地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当年9月,当地政府开始在塘头镇开展山区现代水利试点。

  据安德琼介绍,现在关中坝一期试点工程投资已完成3700万元,水源工程、防洪工程、灌溉工程等已投入使用,初见成效。

  据塘头镇政府提供的资料,以前关中坝片区每年汛期都有5至7天被浸泡在水中,淹没最深处达3米,每年洪灾损失都超过30万元;项目实施后,有效解决了内涝问题,实现了“洪能防、涝能排”。

  “这原先是一条很窄的小沟渠,天旱就断流,汛期也排不了水。”站在关中坝项目区1号防洪闸门前,安德琼说,经过改造,现在变成一条主排洪渠,“防洪闸门可以通过手机、电脑进行控制开关。”

  安德琼说,新修的排洪工程效果非常好,今年已经受住了两场强降雨的考验,周围3平方公里的积水最快4个小时就能全部排完,“今年发大水那天,当地有20多名群众来现场看泄洪,为这一工程点赞”。

  困扰当地群众多年的水利设施条件的改善,让像张勇一样的种养殖大户免除了后顾之忧。

  “今后,我的葡萄园再也不担心洪涝,不用怕天干了。”思南县丰源生态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建青说。

  在很多外人看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是发达地区的“专利”。然而,依托于山区现代水利,地处大山深处的塘头镇也逐渐发展起现代高效农业,让这个传统、落后的千年古镇焕发出了新机。

  据了解,在塘头镇试点区,整个园区的水利设施由一套集远程数据采集、视频监控、流量自动调节、水肥一体化于一体的综合控制管理系统组成。

  “我们可以根据土壤墒情数据,决定是否进行喷灌。”在塘头镇山区现代水利试点控制中心,一名工作人员演示说,只需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自动实现喷灌,既节水效果又好,“以前那种在大太阳底下挑水浇灌的现象,可以‘一去不复返了’”。

  站在塘头镇大旗山上远望,一条蜿蜒的排洪沟渠贯穿于万亩大坝。整个关中坝片区分为精品水果区、水产养殖区、特色蔬菜园区、花卉苗圃基地等,一个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初现端倪。

  “在建设山区水利过程中,我们还注重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安德琼说,项目建设中还以“生态水文化”为主题,新建了生态堤、人行便道、生态走廊等,推动农业与旅游一体化发展。

  如今,一个“山、水、人”交辉相映、人与水和谐相处的新千年古镇正逐渐展现于世人面前。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