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为4250名流动党员“安家”——北京丰台区“党员驿站”蹲点调研
2015-07-01 08:43:00
 原标题:为4250名流动党员“安家”——北京丰台区“党员驿站”蹲点调研

  新华网北京7月1日电(记者毛伟豪)“有组织没活动”“有活动没场所”……为生活奔波的流动党员们,比其他人更渴望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北京市丰台区以“党企共建驿站”的新模式,为全区4250名流动党员“安家”,确保“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就覆盖到哪里”。

  “党员驿站”让流动党员“回家”

  “我工作在天津,但组织关系在北京,参加党组织活动非常不方便,最近16年只过了5次组织生活。”入党已23年、来自天津辉煌路阳有限公司的流动党员徐传奎告诉记者,“现在有了‘党员驿站’,可以就近经常参加党组织活动了。”

  6月13日,北京市丰台区设在天津的首家“党员驿站”在天津滨海新区挂牌,徐传奎兴奋地带着公司的2名流动党员参加了首次活动。“驿站”设在和合谷奥特莱斯店的二楼,一块10余平方米的区域里,放置有书柜、报刊架,墙上设有流动党员风采录和书信墙。和徐传奎一样,组织关系在丰台、本人在天津工作的流动党员,都可以来到这里参加党组织活动。

  在北京地区,“党员驿站”已建成7家。为解决流动党员群体大、分布广、居住散、党员活动难组织的难题,自去年6月丰台区首家“党员驿站”揭牌至今,4250名流动党员在这里找回了“家”。

  丰台区人才服务中心党委第23联合党支部有60名流动党员,平时党组织活动时几乎得全员动员去找场地,很不方便。支部书记练静珊说,现在有了“党员驿站”这个固定场所,可以更好地吸引党员参与活动。她兼任站长的丰台科技园区“党员驿站”,一年来开展党组织活动33次,进站活动的流动党员达1310人次。

  “党企共建” 破解“驿站”建设难

  “流动党员具有群体大、居住散、分布广的特点,而且跨京津冀区域流动极快,这就对就近参加组织活动提出了新要求。”丰台区人力社保局局长冯晓光介绍说,丰台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有基层党支部108个,每年因工作调岗或出差往返于津冀地区的流动党员超过2000人次。由于活动场所受限,流动党员“有组织没活动、有活动没场所”的状况长期存在,党组织凝聚力难以发挥。

  但是,要为数千名流动党员建设长期固定的活动场所,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破解这一难题,丰台区人才服务中心党委提出与非公企业合作,依托连锁企业的门店共建“党员驿站”。

  “虽然我们是非公企业,但我们也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我们愿意为流动党员的组织活动提供一个落脚点,让大家有固定的舒适的沟通交流平台,在这里有家的归属感。”和合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申与冯晓光一拍即合。

  按照合作协议,由和合谷餐饮门店开辟出约2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设置“党员驿站”标志,在党员活动结束后,活动区可恢复餐饮功能;固定设立党员学习角,丰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负责配备学习资料,和合谷相应做好资料的发放和管理;组织党员活动时,和合谷还向党员提供免费茶饮。

  “三站合一” “驿站”建设标准化

  记者走访中关村、CBD等地“党员驿站”发现,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党员驿站”建设已经和连锁企业一样,实现了标准化。每个“党员驿站”都配备了统一的书报学习类、信息化建设类和驿站标识类系统。在这里,流动党员不仅可以看到党建、文化科学和生活类图书报刊,还可以使用多媒体电教终端进行网上学习。

  平时,“党员驿站”采取逐级动员和电话、短信、微博、媒体宣传等方式,动员党员就近进站开展活动,每个站每年都安排了不少于10批次的党员进站活动。每次活动中,都做到党员进站领取资料有人接待,开展学习交流有人组织,谈心谈话有人倾听,反馈意见建议有人收集。一些“党员驿站”已成为附近流动党员和企业员工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

  目前,“党员驿站”正在逐步增加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费收缴、学习交流、志愿服务和交友联谊等服务项目。新开发的党员身份识别系统,将对进站党员身份进行识别,并记录党员进站参与活动项目和次数,作为流动党员参加组织活动考核标准之一。

  “要让‘党员驿站’真正成为党员的联络站、活动站和‘加油站’。”冯晓光说,未来将分批推进京津冀地区的“党员驿站”建设,构建新的“党员驿站”工作体系,探索跨区域和跨行业的组织设置形态,争取把党员驿站建成党建创新发展的示范窗口。


编辑:小微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