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屈原和他的作品
2015-06-20 08:17:45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都城郢地。楚国在此建都四百余年,顷刻瓦解。按照楚国纪年,这一年,为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就在洞庭湖畔、汨罗江边,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听到秦人入郢之后,悲伤哀叹,回忆九年前离开郢都时的情形,情不自禁地吟诵出来一曲凄婉哀怨的楚歌——《哀郢》。他感叹自己再也不可能回到故都,悲壮地选择了一条不归之路,就在这年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而死。他就是屈原。这一年,屈原七十六岁。

  (一)

  屈原与楚王同宗,自是楚国贵族出身。《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者名平。”而根据《离骚》,他名正则,字灵均。正则是平字的引申义,均则为“畇”义,即原田,代表“原”字。其故里为秭归。

湖北宜昌秭归县凤凰山屈原故里屈原祠

  屈原出生前的三百多年,楚国开始以郢为国都。从此,楚人在郢地经营长达四百余年。可以说,郢都是楚国的骄傲。楚国几次迁都,均选择在淮河流域,都保留“郢”名,对故都怀念之深,可见一斑。作为楚国贵族出身的屈原,为郢都沦陷再三流涕乃至以身殉国,也就可以理解了。

  屈原出生后的第三年,秦国从雍(凤翔)迁都咸阳,并设县,直面中原。这对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发生重要影响。当时,大国中,东齐、西秦、南楚,对中原形成合围之势。这时,楚国的向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战国形势的走向:如果与其他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形成纵向势力,齐、秦便无所作为。因此,很多有识之士早就看出这一点。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卒,怀王立。这一年,魏人张仪入秦为相,倡导连横政策,主张秦、楚、齐这三个大国联合起来对付其他国家。而魏将公孙衍则推行合纵方略,发起魏、韩、赵、燕、中山等“五国相王”,抗击秦、楚、齐。

  这一年,屈原二十五岁。由于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一度受到怀王的信任,任左徒,地位仅次于令尹(丞相),曾起草作为国家大法的宪令,努力推行变革;也曾多次接待各国使节,并出访各国。他清楚地看到,在两大对抗中,楚国的态度至关重要,故时人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或“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之说。但楚国内部发生重要分歧。屈原力主联齐抗秦,楚怀王鉴于“秦之心欲伐楚”,赞同联齐主张,派遣“屈原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党。”可惜,楚怀王没有把握住荣任“纵约长”的机会,致使秦国各个击破,使楚国逐渐处于更加不利地位。《史记》、《新序》等古代典籍都记载,秦国派张仪疏通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兰、夫人郑袖等人进谗言,诬陷屈原自诩法令为自己所制定,别人都干不了。怀王听信谗言,免去屈原左徒职,将他流放到汉北。这是屈原第一次被流放。当时大约四十岁左右。

  (二)

  《史记》记载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非常困惑,“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这是楚歌的典型之作,屈原在其中叙写了自己的出身与理想,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及寻求实现美好理想的种种努力。

  屈原被贬后,秦国依然很害怕楚、齐联合,再次派张仪到楚国游说。张仪对楚怀王说楚国要是能与齐国断交,秦王愿意送给六百里地。楚怀王轻信张仪的话,“闭关绝齐”。楚、齐绝交后,张仪只承认献地六里。怀王愤怒至极,举兵伐秦,结果惨败,死伤八万多。不久,汉中一带也被秦人占去。这样,秦国的关中地区与西南连成一片,楚国已非秦国对手了。怀王不甘心失败,便调集大军深入秦地,在蓝田大战。魏国军队知道楚国空虚,起兵偷袭楚国的后方,而齐国自然也不来援救。结果楚国又吃败仗。楚王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就把屈原召回来,让他出使齐国。秦惠王看到齐、楚又要走到一起,便派人求和,表示愿“分汉中之半以和楚”。楚王态度很鲜明:宁可得到张仪也不要地。张仪则主动请缨,三度使楚。他到楚国后,“私于靳尚”,送去厚礼,又勾结怀王宠妃郑袖。怀王又一次听信了他们,放走张仪。这时,屈原刚从齐国回来,极力主张杀掉张仪,楚怀王派人追杀,但张仪早已远走高飞。随着秦惠王、张仪的前后死去,汉中割地的事也不了了之。

  公元前299年,楚怀王三十年,秦楚联姻,借此缓和了楚国和秦国之间的矛盾。秦昭王提出邀请,和楚怀王在武关会面。屈原苦劝,楚怀王小儿子子兰却主张父亲前往,认为不应拒绝秦国求和的好意。结果,楚怀王一入关就被劫持到咸阳,好不容易逃到赵国,赵国却不敢收留,又被秦国所俘。两年后,客死于秦。怀王被扣这一年,楚怀王的太子熊横即位,是为楚顷襄王。他任命弟弟子兰作令尹,依然采取和亲政策,娶秦王女为妻,丧失对秦的警惕。并听信谗言将屈原流放到江南。《史记》写道: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这个时候,大约是公元前286年,屈原已经六十七岁高龄,再也没有回到日夜思念的郢都。十年之后,秦攻陷郢都。眼看着祖国的沦陷,屈原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到郢都,在写下《哀郢》后,怀抱石块,投江自尽。

  (三)

  屈原的作品,西汉前期主要流播在江南和淮水流域。当时,这类作品统称为“楚辞”,即楚地歌词。吴王刘濞等人召集枚乘、邹阳、庄忌、庄助、朱买臣等,在江南诵读和模仿《楚辞》。武帝时,刘安为淮南王,国都在寿春,这是楚国最后一个文化中心。刘安在此召集门客,作《离骚传》。《史记·屈原列传赞》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并在传记里征引了《怀沙》和《渔父》。据此而知,司马迁至少读过六篇。这些作品,很可能就是刘安整理过的本子。

  汉成帝时刘向根据宫廷藏书,将《楚辞》编为十六卷,其中七卷是屈原作品,王逸标注为二十五篇,即:《离骚》、《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天问》。

  《九歌》是一组清新优美的抒情诗,是屈原运用楚地民间祭歌的形式写作的。他袭用了古曲的名称。据记载,《九歌》属于夏乐,“九”是虚数,指由多个篇章组成,包括十一篇作品。在这些诗歌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如《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章》是屈原创作的一组诗歌,原是单行的散篇,非一时一地之作。《九章》之名,最早见于西汉刘向所作《九叹》:“叹《离骚》以扬意兮,犹未殚于《九章》。”一般认为是刘向编辑《楚辞》时,将诗人屈原作品中内容、形式大致相似的九篇作品编为组诗,并冠以《九章》之名。

  《天问》是一篇规模宏大、体制瑰奇的长诗。全诗采用问句体写成,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包括邃古之初、宇宙洪荒,也包括诗人目前的处境等,神话传说杂陈,历代兴亡并举。东汉王逸认为屈原放逐在外,心怀愁思,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遂成此诗。全诗分三个部分,前半部是关于大自然的神话、传说史。后半部分是夏、商、周的兴亡史,尾声则是忧国伤己的感喟。唐代的柳宗元作《天对》以为呼应,现代一些学者还据此考订楚国的神话与历史传说。

  《远游》、《卜居》和《渔父》,近代有学者怀疑不是屈原的作品。但即使不全出于屈原之手,但为楚人所作则是可以肯定的。楚地向来就有诗乐舞合一的悠久传统。譬如《孟子》记载《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又见载于《楚辞·渔父》。《说苑》记载《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据说也出自楚人的手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赋而以赋见称。”可以这样说,以屈原创作为核心的楚人诗歌创作,构成了楚歌的主体风貌,风行于战国中后期,影响后代两千多年。(刘跃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小微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