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北京梆子“串亲戚”反客为主当老师
2015-06-16 03:15:47
 

王洪玲(左)与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小锋交流《王宝钏》。

  本报记者 牛春梅

  从北京到甘肃兰州,大概有1500公里,坐飞机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就能到达。但对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来说,这却是从来没有出过的远门儿,是一段完全陌生的旅程。今年是该团建团55周年,他们选择以回溯源头寻找根脉的形式为自己庆生,从6月6日开始,陆续前往甘肃兰州、陕西西安、山西太原、山西长治三省四地巡演。

  “河北梆子”为什么要到西北“寻根”?剧团团长王洪玲解释说,梆子艺术产生于山西、陕西两省交界的蒲州、同洲一代,其声腔主要来源于山、陕地区的民歌和说唱,又称“山陕梆子”。作为戏曲梆子声腔一个重要的支脉,河北梆子的形成离不开山、陕、甘戏曲艺术的滋养,可以说河北梆子与盛行于甘肃、陕西的秦腔、山西的晋剧都是同根异枝、一脉相承。“其实,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前身就叫‘新中华秦剧团’,由此可见它们是有深厚的血缘关系的。”王洪玲说。

  在兰州首场演出的是骨子老戏《王宝钏》,共计四折。第一折“探窑”请来了在当地颇具知名度的梅花奖获得者、秦腔演员苏凤丽饰演王宝钏,并用秦腔演唱。剩下三折由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的三组演员担纲。如果说《武家坡》《算军粮》两折,兰州观众还带着审视的眼光打量这些北京来的演员,那么到了王洪玲和王英会出演的《大登殿》一折,用当地话说就是“炸了堂”,台下观众叫好声一波接着一波,客场一下就变成了主场。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这第一炮算是打响了。”甘肃陇剧研究会会长王亨在演出结束后,激动地对王洪玲说。他说,原本两个小时的演出已经是兰州观众能够承受的极限了,时间再长一点很多观众都会选择退场,可是《王宝钏》整场演出3个小时,现场几乎没有什么观众退场,“大家进了剧场就舍不得走了。”

  接下来两天的演出,《清风亭》和《北国佳人》让兰州的演出逐步升温,剧场里的观众越来越多,现场的掌声和叫好声也越来越多。当地演出公司负责人唐小平原本对这次演出心里没底,看着他们越唱越好越兴奋。听说河北梆子剧团明年要去上海演出时,他还激动地说:“去上海干什么,还得再来我们兰州。”

  在西安的演出几乎复制了兰州的情境。陕西人喜欢自称“愣娃”,说的就是他们在各方面比较专一执着。王洪玲听到业内人士说,这里的观众就认秦腔,其他剧种再大的角儿来了也卖不出票。起初,当地售票情况也颇为惨淡,可是三场演出现场也是越来越火爆。

  更为难得的是,在梆子的故乡,来“串亲戚”的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还反客为主,用他们精彩的演出给当地的同行很多启发。

  甘肃戏剧理论家严森林说,河北梆子有秦腔血脉,但又胜于秦腔,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演员们的表演更是“无技不惊人,无情不感人”。作曲家王正强则表示,他看过这几场演出后,最大的感慨就是“秦腔要低下头来,重新向河北梆子学习”。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第一次出远门“串亲戚”,票房并不惊艳,但王洪玲认为他们收获了比票房更为重要的经验和信心,“西北观众的掌声让我们看到了河北梆子的优势,也看到我们以往只专注于京津冀三地的经营有些狭隘,河北梆子要想扩大影响力就不能把好酒藏在巷子里,必须走出胡同,走到更广阔的天地。”


编辑:小微

来源 | 北京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