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非遗”继承好,还怕人抢吗
2015-06-14 07:17:00
 原标题:“非遗”继承好,还怕人抢吗

  又到一年一度的文化遗产日。恰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10周年,“非遗”成为这两天的热门词。

  其实,普通老百姓对于“非遗”的关注,很多时候来源于“外部刺激”。最典型的例子,恐怕要算邻居韩国“申遗”。前有“江陵端午祭”,后有“暖炕”,邻国一有动作,我们便坐不住了,主题不外乎“明明是中国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怎么不知不觉就变了姓?”韩国5年间有13项“非遗”项目成功申报,在一些人眼里,俨然是“抢注商标”。

  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与其一直盯着邻居“抢”了啥,不如先检讨自己做了什么。中国第30个世界“非遗”项目“珠算”,申报成功却面临尴尬现状:现在还有多少人会拨算盘?“独特的数理内涵”、“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离当下生活已远矣。

  城市化、全球化大背景下,“非遗”存在空间日渐萎缩,是必须正视的现实。政府保护当然势在必行,而国人发自内心的认同,才是“非遗”在网络时代活下去的空气,别等到有人“抢”了或是哪天湮灭了,才惊觉珍贵。

  当然,说中国的世界“非遗”项目都没人气,也不准确。昆曲、京剧、中医针灸等相对生存环境较好,而皮影戏、剪纸等,却在很多时候成了传承人的独角戏。一旦高龄传承人不在世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存在于档案室、博物馆,成了故纸堆里的历史记忆。今年上海文化遗产日活动,推出百余项“非遗”项目互动,剪纸、面塑、花灯、龙船等传统技艺统统亮相,为的正是吸引年轻人、中小学生。

  “非遗”传承和发展,必须走进生活,除了吸引人气,还急需传承人、保护单位、业界专家以及社会主体积极推动,形成能够自我发展的生态链。不过,现实中也要注意防止跑偏走样,别保护没做好,真“非遗”不见了,“人造非遗”却越来越多。君不见,一些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表演、手工艺,不断扩大再生产,并被打造为所谓产业,用于旅游开发、文化节、对外招商引资等工程上,名为“生产性保护”,实则是“保护性破坏”。

  我国将“非遗”划分为十大门类,其中适用于生产性保护的主要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部分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不顾传统,一味追求规模化、工业化,背离了“非遗”自身发展规律。一件“非遗”手工艺品本来需要好几年精心酝酿,而今挂着“非遗”牌子,机器批量生产,产品充斥市场,如同“小煤窑”遍地开花,粗放的过度开发方式不仅达不到应有的品质要求,连原有的那点文化内涵也“濒危”了。更有人沉不住气,在传承创新中迷失了方向。比如戏剧流传了上百年的独特唱腔、伴奏乐器,被轻易抛弃,取而代之现代唱法、大量声光电特技、网络雷语,美其名曰“活态传承”。

  遗产,需要继承,而不是挥霍。在日本,“非遗”传承人每年可以从政府得到补助,但同时也需接受监督,防止“非遗”变质。让“非遗”更好地活在当下,我们需要多问问自己,能为那些流传千年的“非遗”项目做些什么,而不是从中能得到什么。

  先有敬畏之心,而后有文化自信,才能有保护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饱含着民族历史记忆、无数先人的经验累积,需要我们沉下心慢慢整理发掘,真心认同、与之互动,如此,才能让“非遗”与时代同行,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诸葛漪)


编辑:小微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