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庆国
在北京市政府、科技部及农业部的支持下,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金星鸭业有限公司开展了“北京鸭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设与推广应用”项目研究,形成了包括《北京鸭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北京鸭质量追溯系统操作规范手册》等一套完整的北京鸭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成果。
从2008年至2012年,该项目分别在大兴、通州、顺义等区县的690个规模养殖场(户)、5家屠宰加工厂进行了示范与推广,覆盖种鸭678万只和商品肉鸭4935万只,累计实现经济效益9.38亿元,共带动北京鸭养殖农户1800户,户均年纯收入达到6万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确保了上市的北京鸭产品质量安全和市民饮食安全,对维护“北京烤鸭”这一世界品牌形象产生重要作用。
在技术推广上,该项目借鉴荷兰“金三角”科技推广理念,探索和确立了成果推广的组织模式,即政府部门推动、科研院所与推广机构合作研发、企业与规模养殖场(户)主体实施的“金三角”推广模式。该模式通过首农集团所属北京金星鸭业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家禽产业创新团队合作,将北京鸭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在京郊主产区进行推广与应用。
该项目具有四个方面创新:一是将健康养殖和屠宰加工这两大领域融合创新。实现质量安全风险控制从加工环节向养殖环节延伸,运用全面管理(从生产环节—农业投入品—产品)实现链条式管理。二是安全生产和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创新。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认证、全程追溯管理的方式对生产流程进行再造,将工业化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理念运用到食品安全管理中,实现了企业内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与行业管理部门在食品安全中承担的职责相结合。三是安全产品与北京文化相融合的创新。将北京鸭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北京市提出的“以安全农业打造农产品安全品牌形象”的要求,与北京文化相结合,打造北京农产品安全名片。四是创新融合国外先进推广模式和现有技术推广体系。项目借鉴了荷兰的“金三角”推广模式,充分利用北京现有的技术推广体系,实现了组织形式的创新和资源的整合,通过农业科研产业链的分工协作,营造了良好的农业科研推广环境,保障了北京鸭产业的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