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泥人张”彩塑传人在京津冀非遗展的布展现场对参展作品进行精雕细琢。本报记者 孙戉摄
本报记者 李洋
今天,正值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京津冀三地首次联合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展。
展览分为雕錾塑作、扎绘织绣、琴棋书画、传统医药和表演竞技共五个单元,囊括了近70个非遗项目,其中5项名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0项名列国家级非遗名录。展览展出的130件(套)作品中,景泰蓝制作技艺、北京玉雕等“燕京八绝”项目,彰显了“京作”宫廷艺术的富丽华贵;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魏制作技艺等带来“九河下梢天津卫”的市井熙攘;蔚县剪纸、磁州窑烧制技艺、丰宁布糊画等则体现出燕赵大地的朴实豪放。这些风格各异的展品,各个堪称收藏级精品。
牙雕“学员雕刻师”追求简洁
一进农展馆主展场,一座高4米、直径9米的紫檀雕刻作品《天坛·祈年殿》就矗立在眼前,这是本次展览中个头最大的作品。它由中国紫檀博物馆创作团队按照古建营造技法,以紫檀等珍贵木材为原料制成。围着作品转上一圈细细看来,祈年殿的门窗花纹都雕刻得一丝不苟,真实还原了祈年殿的建筑和装饰细节。
距离紫檀雕刻《天坛·祈年殿》不远,是象牙雕刻的展柜。今年参展的象牙雕刻作品,主要来自北京象牙雕刻厂的“学员雕刻师”。象牙雕刻技艺虽是“燕京八绝”之一,但由于北京象牙雕刻厂一度无法合法获取象牙原料,导致技艺几近失传。直到2010年,牙雕厂在沉寂21年后首次招收了7位具有美术功底的学员,才将这份技艺传承下来。学员们早在2012年就已出师,当时举办的出师作品展曾引起非遗界的广泛关注。如今,他们已成为象牙雕刻的骨干力量,可依然谦虚地自称“学员雕刻师”。
北京象牙雕刻厂的相关负责人张淑兰介绍,学员雕刻师的作品有个共同特点——简洁。相比传统人物造型,年轻人更追求人物姿态本身的动态之美,而不是服饰的华丽繁复。“这种符合当代审美的作品,非常受收藏家欢迎。”张淑兰说。
20尊面人向大师致敬
面人,是北京市民非常熟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次展览上亮相的“面人汤”作品却有着不同意义。就在今年3月,该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汤夙国先生病逝,享年84岁。主办方从他留下的作品中精选了他近20年创作的20件代表作展出,以此表达对这位大师的缅怀和致敬之情。
汤夙国先生本是科班美术学院出身,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他的作品也多为屈原、曹操、齐白石、宋庆龄、马三立等历史文化名人。每一尊面人,从人物脸部特征到身体姿态,再到裙裾衣装,都从里到外透出一股精气神儿。“你看这尊《屈原》,白色的袍子从上到下有细微渐变。面人材料的颜色本来是固定的,如果要实现渐变效果,就需要提前制作很多种‘白’色的面。这种技法使人物更加立体。”汤夙国的侄女汤岭如今传承了这门技艺,她回忆,汤先生一生注重文化修为,也认为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不光要传艺,更要塑人。“他总说,技艺再好,文化底蕴不够,人品不行,那还是没有把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来。”
精美绣花鞋一双值数千元
所有经过冠琴绣鞋坊展柜的参观者,都会忍不住停下来掏出手机拍照。龙靴、凤仰头鞋、凤回头鞋、珠梅鞋、如意鞋……在小小的展架上,每一双绣花鞋都堪称艺术品。雅致的配色、细密的针脚、精美的绣工以及独特的造型,让人过目不忘,只想立刻拥有。这些平常见都没见过的绣花鞋造型,全都来自古典诗歌、小说中的记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冠琴,凭借深厚的美术和文化功底,将抽象的文字化作一双双绣花鞋,让当代人得以从中体会古代人生活中的美感。
而这份雅致,也令藏家们的荷包受到“重创”。通常一双全新设计、纯手工的绣花鞋,需要三四千元才能订制一双。若是造型复杂,鞋面满绣的龙靴、凤仰头鞋、凤回头鞋,这一套三双价值就二十多万元。“可是从2013年起,每年都有不少人进行私人订制,做都做不完,其中不乏海外华人和外国使节。”王冠琴说,她很欣慰,现在的收藏者终于能够认可这些顶级非遗作品的价值了。
同样,河北衡水内画鼻烟壶大师黄三的作品、天津“风筝魏”大师魏国秋等人的作品,也受到不少收藏者的追捧,并且已为海外艺术机构收藏。
除了静态展示,本次展览上,参观者还可上手尝试景泰蓝的掐丝、点蓝工艺,亲自体验风筝的绘画技巧。宫廷正骨、程氏针灸等8个项目的传承人,还将在展览期间轮流义诊,回答大家的咨询。
展览由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联合举办,将免费展至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