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树华本报通讯员魏琼蕊学校图书馆全景
学校第三综合体育馆
黄河众创空间
学校创业园区
毕业能找到好工作,或者能够成功创业,是每一位在校大学生的真切愿望。一个接一个的“史上难就业季”,不仅是学生家长担心已久的热点问题,也是各大高校一直关心的焦点问题。然而,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6%以上的黄河科技学院却轻松地应对了这一难题,并荣获2014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黄河科技学院是如何取得这样傲人的成绩呢?
成功 可以“设计”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我国仍有很多大学生甚至毕业后依然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感到茫然。黄河科技学院近年来能够一直保持毕业生的高就业率,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其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
王祉懿,国际学院2011级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大学期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河南赛区总决赛优秀奖等多项奖励。今年她同时收到了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我是‘被报名’的”,提起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情形,她笑着说:“一路走到今天,其实全靠辅导员‘领’着。”
自新生入校开始,黄河科技学院就对学生实行分流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课上根据学生潜质、兴趣等不同,将学生初步分为考研、就业、创业三种类型。针对考研的学生加大理论知识教育,学校组建了一支考研帮扶团队,提供考研辅导和留学指导,为考研学生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近两年,学校相继有学生考取国内外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如赵杰考取哈佛大学、宋瑛考取香港浸会大学、朱施泽考取香港中文大学、张记袁考取北京大学、叶盛考取复旦大学……
“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明智的选择。”现就职于中铁建工集团的2014届毕业生张理想说,“刚入校我就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定下了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计划。大一时我考取了施工员、质检员证,大二考取了二级建造师证,大三则在工地实习,培养我的实际动手能力。”
黄河科技学院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邀请各领域从业人员到学校进行交流,让学生们了解从事该职业应当具备的素质。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测评结果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不断进行分析、评估、修正。学校全程提供引领、指导、咨询、服务,从大一到大四“四年不断线”,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在为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同时,学校还联手学生社团开展职业兴趣培训班,开放实训基地,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服务,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更大的优势。
校企合作 让“新手”变“熟手”
2014年,黄河科技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与无锡国家物联网中心共建“物联网科研与教学中心”,与河南黎明重工世界工厂网联合成立“世界工厂网班”,与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共建“宇通重工班”等10个订单班和项目班,开启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局面。
订单式培养是黄河科技学院促进就业的一大法宝。近几年,黄河科技学院不断探索订单式培养新模式,积极加深与知名企业的深层次结合,订单式培养范围、数量不断扩大。订单班、项目班的学生从踏入校门选好专业的那一刻,就以学生和学徒的“双元”身份,边学习边实践,毕业经考核合格后,即可进入企业,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2014年,黄河科技学院多个二级学院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商贸学院与河南三利食品有限公司、音乐学院与北京敦善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工学院与洛拖集团第四装配厂、交通学院与上汽安吉好途邦河南省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等,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
截至目前,黄河科技学院共建设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316个、校内实训基地15个,覆盖了学校所有专业,形成了学生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岗位群,实现了“教室与车间”、“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体验“职场生活”,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快速适应角色变化。
未毕业先就业,这是大多数毕业生梦寐以求的事情。黄河科技学院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多种合作模式,与众多知名企业强强联合,校企之间优势互补,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多空间,为学生铺设了一条就业“快捷通道”,让学生由“新手”变“熟手”,帮助一批学生实现了这一美好愿望。
多措并举 助力学子满意就业
近日,2015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在黄河科技学院图书信息大楼南广场举行,世界500强昊华骏化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河南黎明重工、中国人寿保险、修正药业、红蜻蜓鞋业等580余家知名企业来学校选聘人才,提供涵盖机械、电子、信息、通信、医药、汽车、金融等多个行业的就业岗位19803个,吸引近6800多名校内外毕业生前来赶场。
“应聘前我做了很多准备,除巩固专业知识、学习制作简历外,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面试知识讲座,希望能在应聘中有更多胜算。”工学院机械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张凡说。
针对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技能缺失现象,黄河科技学院把就业服务做深做细做实。通过积极开展就业政策介绍、面试技巧培训以及简历制作辅导等服务,建立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反馈机制,利用新媒体发布求职信息、求职技能等,广辟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
如今,学校已经形成了“以校内两次大型双选会为主体、百场专场招聘会为延伸、网上就业市场为载体、就业基地为依托”的就业市场体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双选平台。仅2014年,学校举办大型双选会3场,专场招聘会119场,提供就业岗位31277个。
学校通过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通过家校合作、校友合作、校企合作,以家长论坛、校友座谈会、企业宣讲会、校园招聘会、企业实习等方式,充分利用家长、校友、企业各方资源,为学生提供就业、实习资源共享。
点燃创业梦想 创造出彩人生
临近毕业季,黄河科技学院的张志远正忙于面试,然而与其他大学生不同的是,他不是应聘者,而是招聘者。大二期间,他的创业项目得到了学校的支持,被获批入驻学校创业孵化园。
张志远是音乐学院2012级在校生,刚上大一时他就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创业培训班,其间创办了“爱尚娱乐工作室”,积累了一些创业经验。大二期间,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他的创业项目荣获河南省教育厅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得到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支持。2014年5月,他正式创办郑州三恩科技有限公司,并入驻学校创业孵化园。目前他的管理团队10多人,大部分都是在校大学生。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还带动了其他学生创业就业。
如何改变学生就业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这是黄河科技学院一直在探索的课题。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成为他们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着力点之一。黄河科技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成立于2012年初,是郑州市政府首个认定的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创业孵化园对入驻的创业学生提供房租、水电、培训、指导等费用减免政策支持。目前,入驻企业66家,参与创业活动大学生5000多人次,张志远的公司就是在这里“孵化”出来的。
黄河科技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学研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通过搭建多元化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构建立体化创新创业支持体系,营造出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加快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学校开设创业选修课、创业研讨班、创业SIYB培训等,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理论辅导;设立创业一条街、创业格子铺等,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选聘有创业经验的优秀校友组成“创业导师团”,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成立创客工作室、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全链条孵化平台;由校友联合会成立的注册资金为2亿元的黄河大同创业投资基金拨专款,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资助;成立“黄河众创空间”,被科技部批准认定为全国首批众创空间和河南省首批众创空间,并被破格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与服务体系。开放众创微吧、众创咖啡等实体空间,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交流和服务平台。
近几年,学校学生的创业意识逐步增强,创新创业能力逐渐提升,创业人数逐年递增,已有在校生创业团队300余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创客170多人。学校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成功者,如创办郑州飞轮威尔实业有限公司的李威、北京量子伟业时代信息技术公司的刘鹏、郑州美林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的毛胜辉……学校也荣获了“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河南省十大最具科技创新力单位”等称号。
“办一所对学生最负责任的大学”是黄河科技学院多年来坚守的愿景,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让学生好就业、就好业。“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黄河科技学院将继续践行为学生“铺平就业坦途领航创业梦想”的理念,构建全方位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开展多样性和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奏响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