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一个个村庄一片片景
2015-06-03 09:12:37
 

  本报记者 王其伦 潘树涛

  核心提示

  村寨更美丽,环境更整洁,交通更快捷,园区更高产,业态更丰富,农民更殷实,生态更文明,社会更和谐……遵义县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统筹扶贫开发与全面小康建设,农业园区成为旅游景区、农业公园,黔北民居成为产业孵化器,孵化出了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走出了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农旅文一体化”新路子。

  天空写蓝,青山描黛,园区泼绿,民居耀白,灯笼点红。多彩乡村像一幅画,静挂于黔北高原千年古县。

  柏油路滑出黑黝黝的抛物线,连户路串成白亮亮的银丝带,田里的果树站成绿莹莹的仪仗队,广场的花丛点头在含笑,窗棂的棕红格子储满了乡间记忆。多彩乡村像一首诗,抒写最美田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新意境。

  小河淙淙,溪流潺潺,鸟儿啁啾,牛哞羊咩,电视音波飘庭院,欢迎旅客笑声来,十谢党恩闹山乡。多彩乡村像一曲歌,歌唱着农民的新生活。

  五月芳菲。

  顺着一条两侧花、草、石相间的硬化乡村小路,记者走进遵义县中部的三岔镇罗衙新村,就被眼前的风景迷住:白色的墙体,灰色的瓦顶,棕红色的门楣,蓝色的玻璃窗,家家户户,俨然别墅,100余栋黔北民居把这个村子串成了一个大村景。

  寨子侧旁,一个小型的篮球场被茂盛的一棵棵树包围。寨子中央,石板砌成的文化家园广场,干净整洁,村里的老人带着孩子,悠闲地散着步,红籽盆景摆放于四周,满含绿意。而靠前边,古色古香的乡贤陈列馆连同超市、金融便民服务点浑然一体,成为村中又一景。

  不远处,便是遵义(台湾村)农业观光博览园。28元一张门票,进入园区,只见步行道上人来人往,观光车载着游客洒下一路欢笑。在对外开放的蝴蝶兰大棚里,一簇簇怒放的鲜花,红得好大一片,惹得游客争相拍照留影。这里,俨然一个农业公园,进入这里就如进入了一个风景区。

  近年来,遵义县从最基础的通水、通路、通电、改房、改厕、庭院花台等基础设施入手,相继对新农村进行打造。“近年来,示范点进行了广泛的提质升级,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更加精致,更加注重乡村面源污染和环保生态治理。生态保护和发展是我们一直坚守的底线。”遵义县农牧局局长王健说。

  记者观察发现,这里的村庄风景化趋势越来越突出,一花一草一木成景,黔北民居成景,农业园区成景,这里的村庄,小景套大景,无处不是景,直观的印象成为不争的事实。而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像罗衙一样的燕石和柏香台两个新农村示范点,如今已形成三岔镇点、线、面的乡村风景带。

  山回路转,行进在遵义县城郊龙坑镇一个叫梳池的村庄,漂亮的黔北民居铺展于鸟语花香的青山间。随着村里污水处理站的投用,以及路道的景观绿化,这里越发光彩诱人。继续沿着黑黝黝的乡村前行,短短几分钟,便驶入八里的村庄广场,这里通过绿化、亮化、美化后的乡村治理,焕然一新之美引来省内外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再行走约1公里的车程,便进入到了南白镇的民主村,花香蝶飞的公路外侧,大片的蔬菜扑入眼帘,简直是一块大地毯,绿出一道亮眼的风景。

  实际上,从梳池到八里,再到民主,三个村庄几乎融合在一起,成为遵义县近年新农村建设精品示范带的代表作。县农牧局的同志介绍,这个示范区到目前建设了进寨道路、污水处理池、垃圾池、改厕、改圈、机耕道、田间便道、房屋民居风格改造、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农民文化家园、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

  赤橙黄绿青蓝紫,黔中大地当空舞。

  一路风光一路行。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自然之美,体验乡村味道,采访的过程几乎就是享受的过程。随着采访点的不断增加,一片片绿,一带带白,一串串红,掠过车窗。转眼间,记者来到遵义县西部枫香镇花茂——苟坝新农村示范区的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一长排银白色的钢架大棚,透出绿莹莹的蔬菜之光。这个集科研、试验、示范、观光于一体的高品位农业园区,琳琅满目的奇花异果让人大开眼界,赏花,摘果,观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公园。治理后的白腊河,青波荡漾,绕过园区,流过农家,更增添了这带新村的动感和灵气。

  雨后天晴,站在园区远眺,雾中景色如梦如幻。

  不远处,花茂新村多彩的色调仿佛盛开的百花长廊,沿着公路依山而起。顺山而去的苟坝新村,家家户户民居的墙上镶嵌着红色的五角星,正门上挂着大红灯笼,乡亲们在温暖和感念中,依然深情地铭刻80年前红军长征的红色记忆,这个有名的“红军村”则在新农村建设的洗礼中,成为又一个乡村旅游景区。

  相关链接

  遵义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根本理念在于其抓一(产)接二(产)连三(产)、分类实施升级版创建区与普及版创建带,其探索创新的“1+5+5”工作法(一个高品位规划引领,实施净化、美化、文化、产业化、精细化“五化工程”,推进环境、管理、文化、产业、便民服务“五项升级”)得到省、市高度肯定。

  在实施净化工程中,遵义县务实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家园”活动,定期集中清理清运通组连户路沿线垃圾杂物,村组垃圾实行“村寨集中收集,镇(乡)统一清运处理,”定期对河流、池塘、水井等水体进行清淤整治,集中治理农村“五乱”,在有条件的村(居、社区)修建卫生公厕。

  美化工程则实施好栽、好管、好看、好吃、好卖“五好”工程,让荒山变成花果山,引导群众为主体开展庭院绿化美化,建设一年四季有花开、有花香、有色彩的最美田园。

  在实施文化工程中,坚持地方文化资源挖掘、公共设施建设并重,持续开展“美丽乡村·文化下乡”、农民运动会、古县书香浓、道德讲堂等系列活动,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文化升级。

  实施产业化工程重点以“产业生态化、生态景观化、景观特色化”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农业,推动农旅文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实施精细化工程,推动便民服务升级,完善县、镇、村、组四级服务网络,建立干群定期见面会、第一村民组长等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制度,深化“双亲”、干部驻村、党的声音进万家等活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来源 | 贵州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