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起,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团省委开始组织我省高校大学生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至今已有27所高校的230名大学生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10多次。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正永5月28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指出,大学生旁听常委会会议,既是人民群众感知我省民主法治建设的一把尺子,也是评判权力机关工作水平的一面镜子,这项制度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本报记者 耿薇 实习生 陈卓珂
“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让我们了解了我们的人民民主制度,认识了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近距离观察了法律法规的诞生过程。这是最好的民主法治教育实践课。”5月27日,团省委、省学联召开大学生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学习心得座谈会。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的大学生代表欢聚一堂,讲述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心得与体会。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的李季扬回忆起旁听经历,感触很深。
感知人大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平常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景象,那天我们亲眼见证,我感到无比神圣和激动。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陕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的讨论修改过程。这部条例和每一位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条例从适用范围、概念解释、政府职责、鼓励发展等多个方面阐述细节。这让我认识到国家每一部法律法规的诞生背后,一定都经过了无数次反复讨论和修改。”正在西北工业大学读研究生一年级的韩林峰,旁听了今年3月25日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他对旁听经历记忆犹新。
本着“增长见识、学习本领、服务社会”的目的,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团省委于2013年11月起开始组织我省高校大学生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截至今年5月,已先后遴选出来自我省27所高校的230名优秀大学生,分别参与旁听了十余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旁听人数由最初的每次10人扩大到现在的20人。大学生代表们以旁听公民的身份亲历现场,聆听报告,见证各项法规、条例的表决。这样的旁听经历,给了大学生们很多启发和思考。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学生卜杨城,即将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他用“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八个字来形容常委会的严谨:“参会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令我印象深刻,表决器的每一次操作都代表着一份意见和声音。这让我看到了人大制度作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让我对‘三个自信’的认识度更加全面、认同感更加具体。”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为进一步密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与公民的联系,我省2014年修订出台《省人大常委会公民旁听办法》,从人员参与、旁听效果、意见收集等方面积极探索,扩大了旁听公民的数量,增强了代表性,使各行各业都有机会参与到民主进程中来,并鼓励公民代表以报告、著文等形式传达会议精神,以敦促政府机关务实、民主、高效工作。大学生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保障了青年学生作为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有助于大学生们对人大作用、决策的深入了解,激发大学生关心国家和地区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意识。
来自西安体育学院的杨盾,有幸两次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他说:“直面依法治国的民主进程,让我们深感作为中国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使我们青年大学生对党和政府充满信心和期待。这激励着我们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潮流当中,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学生臧彦铭、张艺佳、乐东等同学一致认为,省人大常委会对于省情问题的深层挖掘、民生政策的广泛涉及,带给同学们很大触动,也激发了大家关心省情民生、关注陕西发展的热情。
邀请大学生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增加了人大工作的透明度,有助于促进和改进人大工作,更好地做到对人民负责。同时,它也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陆宝延表示,大学生旁听常委会会议是一种督促,省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完善旁听制度,同时以青少年和新社会阶层为重点,开展群众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活动,不断增强人大工作的影响力。
“大学生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探索。”团省委书记李豫琦表示,团省委、省学联将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持续深入做好此项工作,为探索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推动依法治国进程、培养民主参与意识做好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