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创客出马,沪郊农业更添智慧
2015-05-29 10:18:24
 

  据新华社上海5月28日电(记者李荣)在上海人吃的本地瓜中,十有四五是来自金山的田间。今年金山的西甜瓜节,主会场一下子搬到了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脚下。瓜的表皮上都新添了一个“二维码”的标识。

  “扫一扫二维码,这个瓜的‘一生一世’就清清楚楚了。沪郊农业在慢慢地变得智慧起来。”金山区农委主任张亚军笑着对记者说。

  除了“扫码识西瓜”,“创客”们正在金山这个上海西南面最远的一个郊区创造着更多“智慧型”产业——“因为这里的产业是一、二、三产‘连+’,所以创客尝试互联网+,也会有一个‘连+’效应。”科技孵化器运作“熟手”陈华说。

  陈华已在金山与当地国资部门一起,建立了由“0岁”创新起步的创业孵化平台,已初步汇集40多家以数据挖掘为主的“创客”创业企业。翻开陈华近期的日程表,可以看到,走访农业部门是一个“重头安排”。为什么呢?因为他看中了沪郊农村的“农”字头,“互联网+”完全可以“连+”到这个“农字头”上。

  在创客们看来,金山西瓜上的二维码还是“小聪明”,但万万不可小看了这个“小聪明”,这是现代农民“数据意识”的体现。在这个基础上,与数据挖掘的创新项目对接,智慧农业就可以慢慢地培养起自己的“大聪明”。陈华的团队已经与金山当地的农业企业和合作社进行接触,互相讨论,在产业和市场需求中寻找“共享空间”,目前至少已找到“2个+号”:一个在农药、化肥等的使用上可以进行数据跟踪和监管;一个在市场销售上可以建立数据分析和预警。

  过去,农村向往的是“村村冒烟”的工业化之路。如今,沪郊已在反思。金山朱泾镇党委书记蒋永华说,村办企业有历史功绩,但走到今天,老路已走不通。这个镇在沪郊率先探索村级经营资产“托管制”,村里集中精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村资产则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循环增值。传统企业正向“智”造企业转型。在金山工业区,已有了“中国造+中国智”的产业机器人企业,不仅可以吸收周边创客们的“智”,还可以向智慧农业等领域输送“智”。


编辑:小微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