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真抓实干,打好治水持久仗
2015-05-26 05:03:11
 

  梁国瑞

  近日,本报记者连续回访去年“治水拆违大查访”栏目曝光的化工河、黑臭河,检验一年多来全省各地的治水成效。回访中,最令人欣喜的,不是这些河道水质的短期改善,而是各地都在苦练内功,扎实建设基础设施,对污染源头进行“围追堵截”。

  “五水共治”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持久仗。一年多的艰辛,已经换来全省水质的明显改善——地表水中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1.8%;Ⅰ、Ⅱ、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3.9%。全省水质总体向好,但我们远没到可以松气、喘息的时候,苦练内力、久久为功,才是当下应有的态度。

  治水不是给人看的,“表面功夫”要不得。记者在督查和回访中常常看到,不少地方政府会重点“包装”一些治水项目,作为“门面”供人参观。例如记者曾经督查的某地,一边耗资数千万元,给河道做驳坎、种大树,甚至在远离市区的河道旁修建豪华公园;一边又抱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经费不足。这种行为,是典型的“面子”心理作祟,喜欢花哨,不重基础,忘了治水的初衷和本质。

  治出好环境、好生态,本是“五水共治”的重要初衷。但是,我们需要的是群众真真切切得到实惠,实实在在享受美丽家园,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的橱窗式展示。少一些面子工程,多一些真抓实干,群众自然会看到政府的诚意,认可相关的政绩。

  省委、省政府制定“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并非开出“速效药”,更不是各地急功近利的借口。相反,这三年应该是我们苦练内功、扎实布局的阶段。如今,三年行动计划行程将半,大量的治水工程、治污项目、水利设施都已启动建设。数据显示,去年至今,我省为“五水共治”投入资金已逾2000亿元。

  这些治水项目,大都是看不见的“地下工程”。我们要把这些项目真正做成百年工程,把钱用在“刀刃”上,从而争取治水的长远实效。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政治觉悟,更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

  治到深处是转型。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治水是我省推进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五水共治”这场硬仗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因此,我们要的治水成效,不止是水清岸绿,更是腾笼换鸟、转型升级。

  可以说,治水这场硬仗,硬就硬在这里,难也难在这里。如果狠不下心关停高污染企业,如果舍不得眼前的税收和GDP,如果对经济转型缺乏深刻认识和长远规划,治水就会变成“割韭菜”,割了旧的冒出新的,陷入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

  唯有站在转型升级的坐标上认识治水工作,以久久为功的决心和毅力狠抓治水工作,这场硬仗,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胜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模式,也才能真正实现。


编辑:小微

来源 | 浙江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